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學者發現格陵蘭東北部大量冰川流失消融研究結果刊登《自然-氣候變化》雜誌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地球系統科學課程助理教授劉琳與國際科學家合作的最新研究發現,過去25年處於穩定狀態的格陵蘭東北部冰川,亦是格陵蘭最後一片穩定冰川,開始大量消融,其中的Zachariae冰川在過去10年內消融了20公里之多,是全球暖化的嚴重警號。研究結果最近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雜誌。科學家擔心格陵蘭冰川消融加快,隨之造成的海平面加速上升,會直接影響全球低窪沿海地區,包括香港和許多亞洲國家。
格陵蘭位於距香港超過9,000公里的北極地帶,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其大部份表面被冰雪覆蓋,科學家稱之為格陵蘭冰原。假如格陵蘭冰原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會上升6米。過去20年,全球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3.2毫米,其中約六分之一來自格陵蘭冰原融化。過往的研究顯示,格陵蘭西部和東南部的冰川在過去幾十年不斷消融。位於西格陵蘭著名的Jakobshavn冰川在過去的150年裏,後退了35公里。
劉琳教授與來自五個國家共10間大學及科研機構的13位科學家,利用最新的地球物理和遙測技術及數據,開展了這項有關格陵蘭東北部冰川的跨學科研究。劉教授主要負責用衛星雷達影像觀測冰川的流動,發現冰川的流速在過去10年內從每年500米加速到了每年600米。除中大外,丹麥科技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美國史丹福大學等亦有參與研究。
劉琳教授表示:「冰川流速越快,說明有更多冰從格陵蘭內陸消融至海洋,直接提升海平面。由於東北部冰川直接延伸到格陵蘭的腹地,覆蓋了百分之16的冰原面積(相當於香港的320倍),因此東北部的變化可能對整個格陵蘭產生巨大影響。這項新研究發現格陵蘭東北部冰川的消融始於2003年,而且速度驚人,可能由於夏季氣溫和海水溫度上升共同引發。」
劉教授曾於美國史丹福大學從事研究工作,最近加入了中大理學院的地球系統科學課程。劉教授將於中大開展有關極地變化的研究與教育工作,並與最近成立的中大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緊密合作,致力於公眾教育,提高香港市民對氣候變化的認識。劉教授之前的研究主要側重北極冰川與凍土的變化,現身處亞洲的他,研究方向將朝地球的第三極──中國青藏高原進發。
中大地球系統科學課程網頁:http://www.cuhk.edu.hk/sci/essc/
原文刊載於《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4) doi:10.1038/nclimate2161
‘Sustained mass loss of the northeast Greenland ice sheet triggered by regional warming’ by Shfaqat A. Khan, Kurt H. Kjær, Michael Bevis, Jonathan L. Bamber, John Wahr, Kristian K. Kjeldsen, Anders A. Bjørk, Niels J. Korsgaard, Leigh A. Stearns, Michiel R. van den Broeke, Lin Liu, Nicolaj K. Larsen & Ioana S. Mure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