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3年11月22日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出版《結伴減碳──地球保源教材套》

2013年11月22日
分享
列印

賽馬會慈善事務經理余文蔚女士(左一)、中大協理副校長馮通教授(右二)及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總監楊詩詩女士(右一)頒發証書予成功完成綠色社群──賽馬會減碳伙伴計劃首年工作的成員學校及機構。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顧問彭奕彰博士介紹教材套。

(左起)招敬斯老師、李俊英老師、梁雪芬老師及竇琳英老師分享使用教材套的心得。

綠色社群成員合照。

為了推動社區環境保育及可持續發展工作,將「減碳保源以應對氣候變化」的訊息帶進學校的課堂中,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地球保源行動)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製作了《結伴減碳──地球保源教材套》,免費提供予全港學校。 

地球保源行動今天(11月22日)在中大舉行發布會,邀得中大協理副校長馮通教授及賽馬會慈善事務經理余文蔚女士,聯同地球保源行動總監楊詩詩女士主持教材套的發布儀式。其後,地球保源行動計劃顧問彭奕彰博士介紹教材套的設計理念、特色及使用方法,並示範如何利用教材套鼓勵學生實踐和推動環保。在「使用經驗分享」環節,潮陽百欣小學的李俊英老師和招敬斯老師,以及東華三院邱金元中學的梁雪芬老師和竇琳英老師,分享使用教材套的心得。李老師指教材套的題材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可以大大引起學習興趣。此外,教材套內容豐富且兼有延展性,能將減碳訊息由學校延伸到家庭和社區。竇老師認為教材套為學校量身訂做,以簡潔的文字帶出複雜的概念,更能跨學科使用,讓學生能從多方面和角度具體掌握減碳知識。 

教材套分五個單元,包括:氣候變化對人類的挑戰、氣候變化的成因、碳足跡及碳審計、減碳從個人做起及減碳在社區,先從宏觀角度讓學生了解氣候變化對環境的影響,探討氣候變化的成因,再引導學生探尋家居及社區的溫室氣體排放源頭,以增進學生對低碳生活模式及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認識。 

教材套備有高小至初中版和高中版,內容配合常識、綜合人文、公民教育及通識教育等科目的課程編製,著重以不同角度和深度來處理同一課題,以配合不同級別和程度的學生。教材套的教師版附有教學建議及工作紙的參考答案,並備有輔助教學的簡報及短片,以供教師備課及教學之用。 

教材套已上載到地球保源行動網站,學生版可於網站瀏覽及下載(www.gaia.cuhk.edu.hk/gaia/edukit_chi.html),教師版可聯絡地球保源行動辦公室索取(電郵:gaia@cuhk.edu.hk)。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Gaia

中大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慷慨捐助港幣五千四百萬元,於2012年推出一個為期五年的社區參與計劃──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透過舉辦公眾教育活動,及與學校和非政府機構結成「減碳伙伴」,促進社區環境保育及可持續發展工作,協助香港締造可持續發展的美好將來。計劃包括「環境及氣候論壇系列」。 

近年社會各界對香港環保發展日益關注,政府也積極推行多項政策,力求改善環境問題。為集思廣益,並鼓勵社區參與環保事務,地球保源行動每季就不同議題舉辦論壇,邀請各界專家和公眾一起探討香港及全球的環境及氣候問題,藉此開拓環保新思維,尋求解決方法。 

另外,地球保源行動將於2013年12月成立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展出李樂詩博士多年來在「三極」(南極、北極、珠穆朗瑪峰)所搜集的珍貴資料和照片,以及中大在環境、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多項創新研究,並介紹馬會對改善香港環境的支持、參與和貢獻。 

如欲了解更多關於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的資訊,請瀏覽www.cuhk.edu.hk/gaia



賽馬會慈善事務經理余文蔚女士(左一)、中大協理副校長馮通教授(右二)及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總監楊詩詩女士(右一)頒發証書予成功完成綠色社群──賽馬會減碳伙伴計劃首年工作的成員學校及機構。

賽馬會慈善事務經理余文蔚女士(左一)、中大協理副校長馮通教授(右二)及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總監楊詩詩女士(右一)頒發証書予成功完成綠色社群──賽馬會減碳伙伴計劃首年工作的成員學校及機構。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顧問彭奕彰博士介紹教材套。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顧問彭奕彰博士介紹教材套。

 

(左起)招敬斯老師、李俊英老師、梁雪芬老師及竇琳英老師分享使用教材套的心得。

(左起)招敬斯老師、李俊英老師、梁雪芬老師及竇琳英老師分享使用教材套的心得。

 

綠色社群成員合照。

綠色社群成員合照。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