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3年11月8日

中大成立何善衡泌尿中心加強本地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

2013年11月8日
分享
列印

(左起)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系主任賴寶山教授、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主席何子焯博士、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董事何子樑醫生、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以及中大何善衡泌尿中心主任吳志輝教授主持何善衡泌尿中心開幕儀式。

何善衡泌尿中心主任吳志輝教授發布有關診斷前列腺癌的研究結果。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外科學系蒙何善衡慈善基金會的慷慨支持,成立何善衡泌尿中心,並於今天(11月8日)舉行開幕典禮,主禮嘉賓包括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主席何子焯博士及董事何子樑醫生、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外科學系系主任賴寶山教授,以及何善衡泌尿中心主任吳志輝教授。該中心的主要使命是加強對醫護人員及公眾有關泌尿疾病治療的教育,並進行相關基礎和臨床研究,尤其著重蒐集本地華人的經驗和數據,藉以推廣本港和鄰近地區的泌尿系統健康。在各類泌尿疾病中,前列腺癌將是該中心的重點研究領域之一。

前列腺癌是西方男性發病率最高的一種癌症,亦是本地男性第三種最常患的癌症。中大泌尿外科組最近進行了一項有關本地前列腺癌診斷的研究,證實一種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新測試 - 前列腺健康指數(phi),能提高前列腺癌診斷的準確性,並可減少不必要的介入性前列腺穿刺活檢。

眾所周知,前列腺癌的發病與遺傳基因有密切關係。西方研究已經確定了一些與前列腺風險有關的遺傳標記。然而,中大泌尿外科組聯同六間國際醫療中心進行的一項涉及一萬多名前列腺癌患者的研究發現,歐洲人中兩個與前列腺癌發病有緊密關係的基因變異,在本地華人患者中卻並不常見。研究結果顯示,這些遺傳變異可能與本地前列腺癌發病無關,因此不能作為預測本地人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及其嚴重性的指標。在未有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前,香港男性仍需依靠現有方法作前列腺癌的診斷。該研究結果已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遺傳》( Nature Genetics, 2012; Issue No 44(12) p1326-9)上發表。

前列腺特異抗原(PSA) 檢測是目前香港前列腺癌的主要診斷工具,但是由於使用 PSA 檢測早期前列腺癌的預測值低,因而經常被批評引致不必要的前列腺活檢。中大外科學系泌尿外科組最近進行了一項研究,測試前列腺健康指數(phi)對香港人的效用。在 230 名血清 PSA 水平輕微升高(4 – 10毫微克/毫升)的病人中,phi 測試對前列腺癌診斷的敏感性高達90%,有四成以上病人得以免除前列腺穿刺活檢。而中大的另一項研究發現,過去兩年確診早期前列腺癌的患者中,只有極少數是在例行體檢時進行PSA 測試,而其他都是由醫生在各類治療時推介進行。這種情況反映定期 PSA 測試在港仍未普遍,早期前列腺癌的診斷仍有賴醫生的認知和推動。

中大外科學系泌尿外科組教授吳志輝教授說:「隨著人口老齡化和西方生活文化的影響,本地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將繼續增加。我們的研究顯示,西方的研究結果似乎未能適用於中國或亞洲人。因此,本地研究和驗證,對前列腺癌的診斷和治療在香港的發展有重要作用。我們非常感謝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支持成立何善衡泌尿中心,協助我們繼續建立本地前列腺癌的數據資料庫,並教育市民及醫護人員有關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性。 」



(左起)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系主任賴寶山教授、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主席何子焯博士、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董事何子樑醫生、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以及中大何善衡泌尿中心主任吳志輝教授主持何善衡泌尿中心開幕儀式。

(左起)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系主任賴寶山教授、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主席何子焯博士、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董事何子樑醫生、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以及中大何善衡泌尿中心主任吳志輝教授主持何善衡泌尿中心開幕儀式。

 

何善衡泌尿中心主任吳志輝教授發布有關診斷前列腺癌的研究結果。

何善衡泌尿中心主任吳志輝教授發布有關診斷前列腺癌的研究結果。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