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3年9月25日

邵逸夫生命科學及醫學獎得主於中大演講

2013年9月25日
分享
列印

(左起)中大生物醫學學院陳文樂教授、逸夫書院榮譽院務委員陳佳鼐教授、中大副校長霍泰輝教授、2013年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得主傑弗理•霍爾教授(Prof. Jeffrey C. Hall)、邁克爾•羅斯巴殊教授(Prof. Michael Rosbash)及邁克爾•楊教授(Prof. Michael W. Young)、逸夫書院院長陳志輝教授。

傑弗理•霍爾教授以「人皆尋夢」為題發表演說。

邁克爾•羅斯巴殊教授以「晝夜節律的循環控制:回望廿載與展望未來」為題發表演說。

邁克爾•楊教授以「控制睡眠及晝夜節律的基因」為題發表演說。

(左起)中大生物醫學學院陳文樂教授、2013年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得主傑弗理•霍爾教授、邁克爾•羅斯巴殊教授及邁克爾•楊教授。

2013年邵逸夫生命科學及醫學獎得主傑弗理.霍爾教授(Prof. Jeffrey Hall)、邁克爾.羅斯巴殊(Prof. Michael Rosbash)及邁克爾.楊教授(Prof. Michael Young)昨天(9月24日)親臨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逸夫書院,分別以「人皆尋夢」(Everybody’s a Dreamer, and Everybody’s a Star )、「晝夜節律的循環控制:回望廿載與展望未來」(The Circadian Feedback Loop:  Twenty Years and Counting)及「控制睡眠及晝夜節律的基因」(Genes Controlling Sleep and Circadian Rhythms)為題演講,吸引近420名中大及本地其他大學和中學的師生,以及相關專家學者出席。 

2013年度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頒予緬因州大學客席教授傑弗理.霍爾 (Jeffrey C Hall)、布蘭戴斯大學生物學教授暨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 (HHMI) 研究員邁克爾.羅斯巴殊 (Michael Rosbash)、及洛克菲勒大學學術事務副校長兼教授邁克爾.楊 (Michael W Young),以表彰他們發現生物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 

所有生物都有一定的節律,人類晚間出現睡意、飛行時差帶來困擾、花朵晝開夜合,這都是熟悉的現象。這些晝夜 (circadian拉丁文「日常」的意思) 的節律雖然耳熟能詳,但生物時鐘的本質一直是晦澀的,直至已故的西摩.本澤 (Seymour Benzer) 藉著研究果蠅,發現了一個基因,它經過變異,可以把生物時鐘調快、調慢、甚至關掉。雖然這個發現本身並沒有說明生物時鐘如何運作,但它踏出了第一步,為硏究控制晝夜節律的機制打開了大門。今屆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的得獎者傑弗理.霍爾、邁克爾.羅斯巴殊和邁克爾.楊,沿著這個方向展開硏究,利用基因變異果蠅,進行了一系列開創性的實驗,揭示了操控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這個機制不僅只存在於果蠅,也存在於人類。

相關的研究工作在1984年取得第一個突破。當時,在布蘭戴斯大學的霍爾與羅斯巴殊的組合,和洛克菲勒大學的楊,分別複製 (或稱克隆 clone) 了果蠅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的週期基因 (period gene),這個基因若經過變異,就可以改變果蠅的晝夜節律。這個發現帶來了霍爾與羅斯巴殊組合的第二個突破。他們硏究果蠅腦內由週期基因所編碼的信使核糖核酸 (mRNA) 和蛋白,發現它們的水平呈現晝夜節律性的變動。而且週期基因若產生變異,可以改變這些節律的波動。這些發現為控制生物時鐘的基本機制提供了第一個線索﹕週期基因的蛋白產物可以按著24小時的週期循環,抑制自身生產的反饋路線。楊與霍爾/羅斯巴殊組合隨後展開研究,揭示更多和生物時鐘機制有關的基因,並提供了詳盡的信息,說明它們的產物如何運作,怎樣通過週期基因的mRNA及蛋白的水平,控制晝夜節律,及日光如何重新調整生物時鐘。 

現在已知霍爾、羅斯巴殊和楊在果蠅中所發現的晝夜節律的基本機制,也適用於其他生物,包括人類在內。這些機制和人類疾病之間的關係已充分顯示出來。例如,人類有兩個基因,與果蠅的晝夜節律基因對應,而這兩個基因與影響睡眠節奏的遺傳病呈現相關。 

有關「邵逸夫獎」

「邵逸夫獎」為國際性獎項,得獎人皆活躍於其學術領域,在學術研究、科學研究及應用上有突破性的成果,或對文化藝術有傑出貢獻,或在其他領域有卓越之成就。評選的原則主要考慮候選人之專業對推動社會進步、提高人類生活質素,以及豐富人類精神文明的貢獻。候選人近期的成果將獲優先考慮。 

「邵逸夫獎」乃按邵逸夫爵士意願,於2002年11月成立,2004年頒發首屆獎項,現為第十屆。「邵逸夫獎」設有三個獎項,分別為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以及數學科學獎。



(左起)中大生物醫學學院陳文樂教授、逸夫書院榮譽院務委員陳佳鼐教授、中大副校長霍泰輝教授、2013年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得主傑弗理•霍爾教授(Prof. Jeffrey C. Hall)、邁克爾•羅斯巴殊教授(Prof. Michael Rosbash)及邁克爾•楊教授(Prof. Michael W. Young)、逸夫書院院長陳志輝教授。

(左起)中大生物醫學學院陳文樂教授、逸夫書院榮譽院務委員陳佳鼐教授、中大副校長霍泰輝教授、2013年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得主傑弗理•霍爾教授(Prof. Jeffrey C. Hall)、邁克爾•羅斯巴殊教授(Prof. Michael Rosbash)及邁克爾•楊教授(Prof. Michael W. Young)、逸夫書院院長陳志輝教授。

 

傑弗理•霍爾教授以「人皆尋夢」為題發表演說。

傑弗理•霍爾教授以「人皆尋夢」為題發表演說。

 

邁克爾•羅斯巴殊教授以「晝夜節律的循環控制:回望廿載與展望未來」為題發表演說。

邁克爾•羅斯巴殊教授以「晝夜節律的循環控制:回望廿載與展望未來」為題發表演說。

 

邁克爾•楊教授以「控制睡眠及晝夜節律的基因」為題發表演說。

邁克爾•楊教授以「控制睡眠及晝夜節律的基因」為題發表演說。

 

(左起)中大生物醫學學院陳文樂教授、2013年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得主傑弗理•霍爾教授、邁克爾•羅斯巴殊教授及邁克爾•楊教授。

(左起)中大生物醫學學院陳文樂教授、2013年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得主傑弗理•霍爾教授、邁克爾•羅斯巴殊教授及邁克爾•楊教授。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