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聯同七間醫院進行亞洲首個臨床研究發現嶄新「植入式擾流器」能有效治療腦動脈瘤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透視微創治療基金臨床科學中心與本港七間醫院,在中心總監兼中大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教授余俊豪教授的帶領下,完成亞洲首個以「植入式擾流器」(Pipeline)治療腦動脈瘤的臨床研究,發現嶄新透視微創治療 ─「植入式擾流器」能令動脈瘤縮小和閉塞,是一個安全和有效的治療腦動脈瘤方法。腦動脈瘤潛伏在2%至6%香港人口中,可能跟高血壓、血管硬化或遺傳有關,是嚴重的潛在健康危機。
動脈瘤破裂是腦出血的原因之一,可引致嚴重殘障或死亡,死亡率更高達45%。一個腦動脈瘤破裂的機會是每年1.3%。在整體人口中,每十萬人中有10.5人因腦動脈瘤破裂而導致腦出血。傳統的治療是以手術夾從外夾閉動脈瘤頸部,但具創傷性及一定風險;或以彈簧圈經血管栓塞動脈瘤,雖然創傷性低,但應用在「梭型」的腦動脈瘤並不可行。如果動脈瘤的體積大以致覆蓋血管主幹,或動脈瘤頸部寬闊,彈簧圈栓塞術便需要配合輔助性支架才可行。即使治療成功,進行彈簧圈栓塞術後腦動脈瘤復發的機會亦高達15%(有輔助支架)至17%(無輔助支架)。
應用「植入式擾流器」(Pipeline)治療腦動脈瘤是醫學界的一大突破。「擾流器」是一個由細密金屬絲編織而成的管狀裝置,以導線和導管引導,從皮膚傷口經血管植入有動脈瘤病變的血管主幹內腔部份,屬於透視微創治療的一種。「擾流器」的放置可令血液流入動脈瘤的方向改變和速度減弱,令動脈瘤縮小和閉塞,而不受制於動脈瘤的形狀及不影響所覆蓋的血管分支。
有關研究於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期間在中大透視微創治療基金臨床科學中心進行,研究發現「植入式擾流器」能有效治療體積較大和瘤頸較寬的動脈瘤,或是梭型、涉及血管分支,或是經彈簧圈栓塞後復發的動脈瘤。研究涉及143名病人和178個動脈瘤,包括36男、 107女,平均年齡54.9歲。研究個案包括(1) 「袋型」或「梭型」腦動脈瘤,(2)非破裂性或復發性腦動脈瘤,以及(3)有動脈瘤病變的血管主幹直徑在2.5mm – 5mm的範圍內。復發性動脈瘤佔34個(19.1%)。「擾流器」的植入手術全部成功,大部份動脈瘤(81.5%)只用了一個「擾流器」。手術後的跟進期平均為17.6個月 (3 – 39.2個月) ,跟進期間,腦血管造影圖顯示動脈瘤閉塞率為55.7% (6個月) 、81.3% (12個月),以及84.5%(18個月)。治療導致的嚴重中風或死亡風險為3.5%,血管主幹閉塞率為0;治療導致血管輕度(20-30%) 狹窄率為1.4%,血管分支閉塞為1.4%,並沒有引起臨床徵狀。
中大建議醫學界採用「植入式擾流器」為非破裂性或復發性腦動脈瘤的首選治療方法。研究結果已於2012年12月刊載於放射科權威期刊《放射學》。
參與研究的醫院和醫生:
威爾斯親王醫院,影像及介入放射科(余俊豪,許慧儀); 腦神經外科(黃國柱)
廣華醫院,神經外科(郭正光,陳廣有); 放射診斷部 (柳洵)
聖德肋撒醫院,掃描部(鄭培偉)
瑪麗醫院,神經外科(呂偉文,梁嘉銘); 放射科(李雷釗)
伊利沙伯醫院,神經外科(鄭建明); 放射診斷部(張艈靈,陳智明)
屯門醫院,放射科(王耀忠,陳崇文,潘偉麟)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腦神經外科(彭佳源,黃啟聖); 放射診斷部(馮啓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