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國際知名東亞研究專家傅高義教授今天於中大主講「鄧小平與中國外交」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自創校以來,一直致力於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的研究,以期弘揚中國文化,使之生生不息。大學以中國研究為其五大重點研究領域之一,並長期與海內外一流的中國研究機構保持緊密聯繫,以推動具世界學術水平的中國研究。大學很榮幸邀得哈佛大學Henry Ford II社會科學榮休講座教授暨中大榮譽博士傅高義教授今天蒞臨校園,以「鄧小平與中國外交」為題作公開演講,增進公眾對中國近代史的認識。講座反應熱烈,吸引了約二百五十名師生、校友、學界、公眾人士,以及多位駐港領事出席,現場座無虛席,大學特別為未能進場的觀眾安排現場視像轉播。
傅高義教授是著名的社會學家及東亞研究專家。自2000年退休後,傅教授傾十年之力寫成《鄧小平傳》(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被譽為迄今為止最權威的鄧小平傳記及關於鄧時代的巨著。華盛頓郵報前北京分社社長John Pomfret於書評中道:「本書蒐集了不少訪問及傳記資料,清楚地紀錄了中國由極權主義下的落後狀態發展至今日的強國之變革過程,為現今最清晰全面的記載。」;前美國總統吉米.卡特(Jimmy Carter)道:「這部重要的著作敍述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鄧小平的生平,令人印象深刻。鄧小平在經濟、政治及社會上對中國進行改革,其中一項最偉大的成就是建立了中美外交關係。本書對此歷史事件有極精彩的描述。」此書的中文版將於本年5月出版。
講座中,傅教授剖析了鄧小平早年在法國(1920-1925)和蘇聯(1926-1927)的留學經歷,如何深刻地影響了他此後政治生涯中對國際事務的理解。傅教授回顧了鄧小平外交生涯中幾個最關鍵的時期:1952年至1966年期間,他如何應對社會主義陣營的內部矛盾和隨後的中蘇關係交惡;從1973年復出到1975年正式主管外事,鄧小平與外國領導人的多次重要會見;特別探討了鄧小平在1978年醞釀對外開放政策時,如何處理與日本、美國和東南亞錯綜複雜的外交關係。同時,講座就鄧小平於1978年後與多位重要外國領導人的會談提供了扼要而精彩的解讀。
傅高義教授1958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隨即在母校授課,並從事研究及行政工作。他歷任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1972-1977);東亞研究協會主席(1977-1980);美日關係研究計劃主任(1980-1987);又參與各種與中國及日本有關的委員會。他曾任迎接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到訪哈佛大學之委員會的主席(1998)。傅教授現為中大中國研究服務中心顧問委員會的主席;該中心收藏了豐富及完善的中國研究資料,為當今國際間其中一所最完備的中國研究資料館。
傅教授不只是一位社會學家,也是著名的公眾人物,與世界各國領袖常有來往,推動北美與日本、中國大陸、香港、台灣之間的聯繫工作,不遺餘力。他與廣東的高層領導關係良好,多次陪同麻省州長及哈佛大學校長訪問大陸和香港。他的中國研究專著《共產主義制度下的廣東》(Canton Under Communism)(1969)曾獲哈佛大學年度最佳專著獎。1987年,應廣東省政府的邀請,傅教授花了八個月時間研究該省自1978年起帶領經濟改革後的發展進程,並寫成專著《先行一步:改革開放中的廣東》(One Step Ahead in China: Guangdong Under Reform)(1989),被認為是了解中國及其改革開放的重要著作。
傅教授自1958年起每年最少到訪東亞一次,曾於亞洲度過逾六年的光陰,經常於亞洲各地以中文及日文講學。傅教授對日本研究尤為精湛,其暢銷著作《日本第一:對美國的教訓》(Japan as Number One: Lessons for America)(1979)廣受歡迎,譯本包括日文、中文、法文、葡萄牙文、印尼文等。自2000年起,傅教授舉辦了一系列的會議,促進中國、日本及西方學者合作探討1937-1945年間的中國戰爭。
傅教授學問卓越,熱心國際事務,曾獲頒授十個榮譽博士學位。他於1996年獲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獎(The Japan Foundation Prize)、1998年獲Japan Society Prize;曾獲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2008年獲哈佛大學研究院百年獎章(Harvard Graduate School Centennial Medal),表揚他對社會的貢獻。
請按此瀏覽更多活動照片:
https://www.cpr.cuhk.edu.hk/tc/events_recap_detail.php?1=1&id=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