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0年8月9日

微創血管介入治療為嚴重周圍動脈阻塞性疾病患者提供一個安全有效的治療選擇

2010年8月9日
分享
列印

(左起)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余卓文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甄秉言教授

曾接受微創血管介入治療的病人分享其經驗。

周圍動脈阻塞性疾病是由於脂肪和膽固醇積聚在下肢的血管內壁,結成粥樣斑塊,導致血管硬化、收窄或阻塞,無法供應足夠血液至下肢。最常見的症狀是出現跛行(下肢疼痛)情況,疼痛會於休息時自行消失。其他症狀包括下肢麻痺或抽搐,足或腿部冰冷和皮膚色素減退。由於下肢的血流受阻,一旦受損,便會增加受細菌感染的機會,令傷口不易癒合,引致潰瘍。嚴重者可導致組織壞死(壞疽),需截肢以保存性命。 

調查顯示,全球超過三千萬人患有周圍動脈阻塞性疾病,但確診人數卻不足一半,嚴重性被遠遠低估。周圍動脈阻塞性疾病所引發的症狀常被誤以為因年老所致。常見的高危因素包括吸煙、糖尿病、肥胖、高血壓、缺乏運動、遺傳因素及年老。現時本港並無周圍動脈阻塞性疾病的發病率數據,粗略估計約有三成的高危人士罹患此病。由於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預計患者將隨人口老化而增加。 

周圍動脈阻塞性疾病患者平均壽命約短十年,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出六倍。雖然此病會導致死亡,但若能及早診斷和治療,痊癒的機會也就愈高。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改變生活方式、藥物治療、外科手術和血管介入治療。臨床數據證實若下肢出現嚴重缺血症狀(即下肢休息時疼痛、足部潰瘍或壞疽),應盡快作血管檢測並進行血管重建治療,以避免截肢。若不加以適當治療,死亡率可高達30%,並且於一年內無可避免需接受截肢手術。不幸的是,在本港,周圍動脈阻塞性疾病患者如出現下肢嚴重缺血症狀,大部分都是進行截肢手術。 

有見及此,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心臟科、心腦血管醫學研究所余卓文教授和甄秉言教授,以及外科學系血管外科劉潤皇教授共同策劃一項為病情嚴重者提供的綜合血管內科及外科診治服務。患者會接受臨床和非入侵性血管檢測,包括踝臂指數、動脈分段血壓測試和脈搏紀錄、血管超聲波檢查、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建議合適的治療方法:藥物治療、微創血管介入治療、血管繞道手術(俗稱「搭橋手術」)或綜合心血管介入和外科手術治療(「複合」手術)。微創血管介入治療利用球囊血管成形術,置放支架及/或切除粥樣斑塊,使已收窄或阻塞的血管再次擴張,維持血管暢通。血管繞道手術是將自體血管或人工血管移植至閉塞的血管的上下位置,從而改善缺血位置的供血情況。相比傳統的外科手術,血管介入治療只需局部麻醉,讓一些不適合進行全身麻醉的患者能接受治療,復發率和死亡率亦較低。對於不適合外科手術的患者是唯一保存肢體的治療方法,三年內可保存肢體的機會高達80%。一般而言,血管介入治療不會影響日後進行外科手術,如有需要,亦可再次接受介入治療。對於某些患者來說,複合手術治療具有更佳的臨床療效。 

從2009年2月至2010年7月期間,共有35名嚴重周圍動脈阻塞性疾病患者在威爾斯親王醫院接受血管介入治療。約一半的介入治療是為已出現下肢嚴重缺血症狀的患者保存肢體,當中大部份患者均出現多種病症,不適宜進行外科手術。其中71%患有糖尿病,67%患有冠心病,26%曾中風,41%出現腎衰竭。治療的成功率達95%。在平均六個月的跟進治療期間,大部分患者能增加步行距離,或傷口癒合情況獲得改善,超過80%的患者的肢體得以保留。 

總括而言,血管介入治療為嚴重周圍動脈阻塞性疾病患者提供了一個創傷性低、安全而有效的治療方案。雖然現時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可供選擇,但及早發現和治療始終是最有效減低截肢和死亡的風險。



(左起)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余卓文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甄秉言教授

(左起)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余卓文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甄秉言教授

 

曾接受微創血管介入治療的病人分享其經驗。

曾接受微創血管介入治療的病人分享其經驗。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