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歷史系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市公司股票第一博物館首度合辦「近代中國證券展覽」中國銀行(香港)鼎力贊助
為了讓市民對中國產業發展及晚清民國期間政府的財政面貌有更深入認識,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歷史系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市公司股票第一博物館首度合作,籌辦了「近代中國證券展覽」,將於明天(二月二十七日)至三月四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五號展覽廳舉行,展出約八十件當時的政府債券、已發行及未發行的股票等複製品。是次展覽由中國銀行(香港)贊助,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協辦。
主辦單位於今天(二月二十六日)舉行開幕典禮,邀得中國銀行(香港)執行董事兼副總裁高迎欣先生、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市公司股票第一博物館館長趙善榮先生、中大署理校長楊綱凱教授、中大校董、資深大律師、展覽顧問梁定邦博士,以及中大歷史系系主任梁元生教授蒞臨主禮。
展覽分為七個部分,涵蓋清代銀行股票、清代民用企業股票、清代工商業和地產業股票、清代債券、民國股票、民國債券,以及革命根據地發行的債券。全部展品由趙善榮先生、汪志剛先生、陳偉國先生、王志鋼先生、吳知安先生、周子承先生和喻建忠先生提供。
近代中國的現代化與工業化過程,源於清末的「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而近代中國產業的發展與當時政府財政面貌的改變,與此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中國,「公司」的概念始自「洋務運動」。中國第一位留美學生容閎回國後,於一八六零年代率先向清政府建議成立船運業公司,並提議透過發行股票向公眾籌集資金。雖然當時的總理衙門並未採納其建議,但卻把「公司」、發行股票來集資的現代化的概念帶入中國。一八七二年,輪船招商局成立,其股票價值不斷上升,引起廣泛迴響,中國民眾逐漸接受這種投資方式。
輪船招商局的董事局成員並非由股東選出,而是由政府委派。這種異於西方民辦企業的管理模式,稱為「官督商辦」。然而,這種管理模式限制了當時中國民營工、商業的發展。直至一八九五年,清廷在甲午戰爭中敗給日本,並簽訂了《馬關條約》。清政府為了抗衡外國在中國的工業發展,開始積極鼓勵民辦企業,各類型的商號如雨後春筍,不少更成功透過招股發展業務。至此,「官督商辦」的管理模式、官僚在工商業上的壟斷局面才被打破。
當時,中國的民營企業已具相當規模。在一八九五年以前,中國沒有一家私營企業的開業資本超過十萬元,但自一八九五至一九零四年間,除了礦務企業以外,已有八十三家企業以超過十萬元資本開業。此外,隨著清末經濟發展,地皮有價,位於交通樞紐的工廠樓房和商住店鋪更是奇貨可居,從事地產物業租售的商賈便應運而生。這些民營企業,運用了西方企業的管理模式及集資方法,豐富了當時中國產業的營運技巧,也提高了國民對投資的興趣。
除民營企業透過招股集資外,清政府於一八五零年代開始發行債券,以解決財政上的危機。為了借新債,清政府唯有將工商業上的專利作抵押;清末的鐵路國有政策便由此而來。鐵路國有政策卻又衝擊著一八七零年以來中國民眾的投資習慣。當持有鐵路股票的民眾發現新政策令他們的投資血本無歸時,便爆發了大規模的保路運動,間接地觸發了導致清朝滅亡的辛亥革命。
一九一二年,民國政府成立,為了換取西方各國對新政權的承認,因此繼承了清政府簽訂的所有公債。在公司發展和政府外債相互交織下,塑造了中國在二十世紀前半期的面貌。
是次展覽為中華貨殖論壇活動之一。本年度的中華貨殖論壇由中國銀行(香港)贊助,中大歷史系、中大亞太工商研究所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合辦。論壇包括四場以「中國資本市場百年回顧」為主題的公開講座,分別於本月十九日、二十一日、二十六日及二十八日舉行。市民可透過展覽與講座,加深對中國經濟歷史與發展的認識。
如需查詢有關「中華貨殖論壇」的詳細資料,請瀏覽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網頁(www.cuhk.edu.hk/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