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07年12月5日

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研究結果公佈香港學生的成就與挑戰

2007年12月5日
分享
列印

第三期「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簡稱PISA)的結果公佈,於五十七個國家或地區中,香港十五歲學生的科學能力排名第二,數學能力則再居前列,而閱讀能力(中文)則進至第三位。(圖表1)

研究人員分析教育成果是否均等,特別是學生的社經背景、性別及移民身份等不同因素對其表現的影響,結果發現家庭社經背景包括家長職業及教育程度,並非是影響學生成績的主要因素(圖表2)。可是,性別及移民身份對學生表現的影響卻十分顯著。男生在數學上顯著高於女生達16分,女生則在閱讀上顯著高於男生達31分(圖表3);而非本地出生的移民同學無論在科學,數學及閱讀三科成績均低於本地出生的同學(圖表4)。

同時,研究人員亦分析其他學生及家庭因素與學生表現的關係。結果發現,學生因素方面,學生的自我信念及學習動機與其科學能力的表現有關,在自我效能感、自我觀、喜愛科學及工具性動機四方面顯示出較高水平的學生,傾向在科學方面有較佳表現(圖表5)。此外,學生對科學的價值觀及參與度,與其科學能力亦有關,一般價值觀、個人價值觀、環境意識及環保責任感較高的學生,傾向有較佳的科學表現(圖表6)。

家庭因素方面,家長對學校的觀感及他們對子女教育的參與程度與其子女的表現有關。如家長較滿意子女的學校教育質素,其子女則傾向有較佳表現。家長在子女十歲時為其安排較多科學活動,其子女於15歲時在科學方面的表現傾向較佳。家長在家裡及校內的參與均與學生的科學能力表現有正相關─ 家長越積極參與子女在家裡的學習(例如與子女談論時事、電影、電視節目、書刋或學校生活),其子女的科學能力越強;家長在學校參與義務工作或家長活動越多者,其子女在科學方面的表現越佳。有趣的是,家庭與學校之間的溝通與子女在科學方面的表現並無正相關。其家長最常(首四分之一)與學校溝通的學生,表現看來最不理想。此現象或可歸因於老師與家長的接觸往往由學生的學業或行為問題引起。換言之,家庭與學校的溝通仍是問題取向,而正面溝通較少(圖表7)。

本研究更就著其他重要教育政策作分析,這包括學校間的表現差距(圖表8)及其可能導致的影響、本地教育開支的成本效益,以及教學語文政策等均值得作進一步探討。

下載記者會投影片:http://www.fed.cuhk.edu.hk/~hkp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