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07年10月15日

中大研究發現標籤效應減低市民受精神問題困擾時的求助意圖新地心理健康工程推出減低標籤效應的計劃

2007年10月15日
分享
列印

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麥穎思教授(左)與張妙清教授

社會各界近年投放了不少資源在促進精神健康及精神病的公眾教育工作上,但公眾對精神病標籤的情況仍然存在。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心理學系進行了一項有關精神病標籤效應的研究,嘗試找出形成標籤效應的社會認知因素,並尋求減低標籤效應的方法。調查於18區中隨機抽出住戶接受訪問,並成功登門造訪了941名市民。

研究結果顯示,受訪者的性別、年齡及學歷,沒有影響到他們對精神病的成因及後果的認知、對精神病的標籤,以及當受精神問題困擾時尋求協助的意圖。同時研究發現受訪者如抱有傳統文化的信念,並認為疾病後果嚴重和不受個人控制,以及對精神病不理解,均會傾向對精神病有較高的標籤(附件圖一)。

高標籤組別的人士對精神病的認知比較負面:他們對精神病的理解較淺,認為精神病難以於短時間內治癒,而病患所帶來的影響亦較嚴重,且病情不能為個人所控制。高標籤的受訪者傾向遠離被標籤者,增加與精神病患者的社會距離,當他們一旦受到精神問題困擾時,亦傾向不會主動求助(附件表一)。此外,研究發現於高標籤組別的受訪者中,約三成人士認為精神病的成因與命運、風水、因果等有關,較受中國傳統思想影響(附件表二)。於高標籤組別中,對精神病患者成見較深的市民亦偏向對精神病患者保持距離,對於各種與精神病患者的接觸的接受程度亦較低,例如超過一半人士不願意與精神病患者同住一大廈,或與精神病患者在同一機構工作;有六成半人士不願意與精神病患者做普通朋友;以及約有八成人士不會邀請患有精神病的朋友到家中作客,或出租單位予精神病康復者。

在低標籤組別的受訪者中,超過七成人士願意與精神病患者在同一機構工作,有六成七人士接受與精神病患者同住一大廈,亦有六成六受訪者願意與精神病患者做朋友,以及有四成半人士願意出租單位予精神病康復者(附件表三)。

標籤效應拖慢了香港社區精神康復服務的發展,增加市民與精神病患者的社會距離,亦減低市民受精神問題困擾時的求助意圖,妨礙患者及早得到適當治療。從研究所得,要減低標籤效應,須先改變市民受文化影響的信念,並加強宣傳有關精神病的正確知識,例如精神病可透過心理治療和精神科治療治癒等。此外,要加深市民對精神病患者自我控制能力的認識,以及為市民提供接觸精神病患者的機會,幫助消除歧見。

中大心理學系因應上述研究結果,在新鴻基地產捐助成立的「新地心理健康工程」計劃下,正籌備推出一個減低標籤效應的計劃。計劃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從十月開始,在數間中學試驗推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減低學生對精神病患的誤解,使學生認識到精神病患者只不過是有特別需要的普通人,其生活跟平常人其實是很相似的。第二階段將於明年二月進行,屆時會向全港中學免費派發一套以實証為基礎而設計的教材,包括短片光碟、簡報、資料冊及教師指引,旨在向中學生灌輸使用精神健康服務是一項正常行為的概念,以及減低學生對精神病患的誤解。



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麥穎思教授(左)與張妙清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麥穎思教授(左)與張妙清教授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