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公佈「香港衛生專業系大學生對痴呆症的認識」研究調查結果
每年的9月21日為「世界老年痴呆症日」。痴呆症對醫療及社會福利系統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按一項研究,現時本港70歲或以上的長者中,約有10%出現痴呆徵狀。隨著人口高齡化和痴呆症病患的普及,衛生專業系的學生必須具備足夠的痴呆症知識,以應付畢業後工作上的需要。有見及此,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聯同賽馬會耆智園就「香港衛生專業系大學生對痴呆症的認識」進行了一項研究調查,旨在了解衛生專業系的大學生對痴呆症的知識水平,以及他們對痴呆症患者提供服務的信心及勝任程度。
調查方法
調查在本年4月至6月期間進行,以問卷形式收集資料。問卷內容分別為「老年痴呆症知識水平測驗」(Alzheimer’s Disease Knowledge Test, ADK)和修訂版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
是次調查訪問了321位來自4個不同衛生專業系(包括醫學系、職業治療系、護士系及社會工作系)的準畢業生,原因是他們畢業後將有較多機會接觸痴呆症患者。工作小組以郵寄或現場方式成功收回221份有效問卷,成功回應率為69%。參加者有144名女性和73名男性(其中4位沒有透露性別資料),年齡介乎20至35歲(平均年齡為23歲)。
調查結果
(I) 痴呆症知識
1. 調查發現,以20分為滿分,整體ADK平均得分是7.52分(38%)。醫科生得分最高,有11.74分(59%),其次為職業治療系和護士系學生,分別有9.78分(49%)和9.67分(48%)。社會工作系學生得分最低,僅得5.04分(25%)。(詳見表1)
2. 就痴呆症的普及率而言,接近半數學生(46%)知道痴呆症患者約佔70歲或以上人口的10%。此外,約七成學生(67%)注意到此病的普及率正隨著65歲以上人口數字持續上升。病因方面,逾半數學生(55%)知道近親患有痴呆症會增加患病風險。
3. 然而,學生對藥物治療方面的理解嚴重不足。多達65%學生不知道痴呆症藥物不能減慢病情惡化,顯示學生普遍高估了藥物對此病的療效。
4. 至於病徵和診斷方面,醫科生明顯地比其它衛生專業系的學生優勝。逾六成醫科生(63%)留意到抑鬱症、精神錯亂或中風的徵狀與痴呆症吻合,但超過七成其它衛生專業系學生不清楚這些相似病徵。另外,逾八成醫科生(85%)知道解剖屍體是確認痴呆症的正確做法,而大部份護士系(87%)、社工系(77%)和職業治療系學生(69%)卻誤以為智能測驗或電腦斷層掃瞄為正確方法。
5. 處理問題行為方面,約有五成職業治療系(51%)及四成醫科學生(41%)認為使用門鎖是防止患者走失的最佳措施,護士系(53%)和社工系學生(34%)卻誤以為用溫和的態度關心患者可有效解決走失問題。另外,大部份護士系(100%)、醫科生(90%)和職業治療系學生(89%)了解到當患者自理能力受阻時,照顧者應該盡量協助他們維持獨立,惟只有三份一社工系學生(33%)答對。
6. 除此之外,社工系學生對痴呆症患者可享有的社區資源認識貧乏。現時法例保障痴呆症患者享有申請傷殘津貼的資格,但只有不足三成(27%)的社工系學生知道,另約兩成半(24%)表示不確定。
(II)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指個人對自己可以完成特定目標的信念。結果顯示,醫科生、職業治療系和護士系學生的一般自我效能和照顧痴呆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沒有顯著差異。不過,社工系學生的照顧痴呆症患者自我效能(23.7分)明顯地比一般自我效能(27.1分)為低,反映他們對提供痴呆症照顧服務缺乏信心。(詳見表2)
(III) 課堂時數
逾四成職業治療系學生和醫科生(44%)都表示涵蓋痴呆症課題的課堂時數為6-10小時,超過五成(53%)護士系學生表示約為1-5小時,而大部份社工系學生(75%)的有關時數則只有0-5小時。(詳見表3) 調查指出,有關的課堂時數、照顧痴呆症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學生的痴呆症知識水平有顯著關係,顯示教育可以加強學生對痴呆症的認識。
結論及建議
總結而言,香港衛生專業系的學生對痴呆症的知識水平偏低,尤其對痴呆症的治療、病徵、診斷、問題行為處理和相關社會資源的認識不足。調查發現,醫科生在病徵和診斷方面表現較強,而職業治療系及護士系學生則較擅長處理行為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社工系學生的痴呆症分數和照顧患者的自我效能俱低,學習痴呆症的課堂時數亦最少。作為未來的社會工作者,他們有很多機會接觸痴呆症患者,故需讓他們接受足夠的專業培訓,才能應付日後的工作。研究結果顯示,增加課堂時數可有效提升對痴呆症的認識和改善照顧患者的自我效能。故此,研究建議增加社工系課程內有關痴呆症的課堂時數,同時鼓勵學生多到長者服務機構實習,汲取實際經驗,增強自信,以鞏固對痴呆症的認識。
此外,機構亦可考慮提供在職培訓予剛畢業的大學生和新入職同工,確保服務質素,讓痴呆症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療及支援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