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0年3月30日

中大研究發現長者「小病小痛」或為抑鬱徵狀的先兆

2010年3月30日
分享
列印

中大那打素護理學院院長李子芬教授

中大那打素護理學院副教授余秀鳳教授

(左起) 中大那打素護理學院院長李子芬教授及 副教授余秀鳳教授

身邊的長者朋友有否時常向你訴說「胃口欠佳」、「睡眠不足」、「感到疲倦」或「周身骨痛」等身體不適呢?一般人認為這些不適對長者來說是無傷大雅或理所當然的,甚至誤以為長者無可避免地會有這些小病痛,因此不須尋求治療。事實上,這些一般人眼中的「小病小痛」,極有可能是長者抑鬱徵狀的身體警號。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那打素護理學院在2007-2008年間進行一項有關社區長者生活質素及健康的跨區性普查,訪問了1,433名長者,探討他們的人口特徵、社會關係、社交健康、生理健康及精神健康的情況。普查結果顯示,445名(佔總訪問人數的31%)受訪長者有不同程度的抑鬱徵狀(包括心情煩躁苦悶、難以集中精神及自我價值偏低等),當中達輕微程度的有138人(佔總訪問人數的9.6%),中等程度的有125人(佔總訪問人數的8.7%),而達嚴重程度的則為182人(佔總訪問人數的12.7%)。這些抑鬱徵狀更常見於高齡、獨居、感到經濟緊絀、感到社交支援不足及有長期病患的長者。

值得關注的是,一些常掛於長者口邊的「小病小痛」,例如睡眠困擾、食慾不振、疼痛、疲勞、胃痛、頭痛及頭暈等,與長者的抑鬱徵狀有密切關係。普查結果發現,若同一時間感到3至4項「小病小痛」的長者,與一個沒有感到任何「小病小痛」的長者相比,他們抑鬱徵狀的比率竟高出3倍。而同一時間出現5項或以上「小病小痛」的長者,其抑鬱徵狀的比率更高出5倍。抑鬱徵狀嚴重影響長者的精神健康,削弱了他們自我接納、情緒管理、與人相處及面對轉變的抗逆能力。

研究證實,長者的「小病小痛」可能是抑鬱徵狀的先兆,因此及早察覺這些問題並給予即時的輔導或治療,是非常重要的。過往有研究顯示,有15-30%輕微抑鬱徵狀的長者,如得不到及時的治療,便會於1-3年內惡化成嚴重抑鬱徵狀,對長者的生理健康、活動能力、認知能力構成負面影響,甚至增加其死亡的風險。

中大那打素護理學院院長李子芬教授建議,醫護人員應多加留意時常申訴有「小病小痛」的長者,並使用準確而又有效的評估方法,了解他們的精神健康狀況,如使用簡短版的「老年憂鬱量表」、「一般健康問卷」及「精神健康檢查清單」等,都能有效及準確地讓醫護人員在10分鐘內初步評估長者是否有抑鬱徵狀。另外,從事社區服務的護老工作者,除了要加強長者家庭的凝聚力外,亦須教導家人正確地留意長者的身體狀況,切忌輕視常掛於長者口邊的「小病小痛」。家人亦應用心聆聽長者的訴求,尊重他們的需要及意見,並多說鼓勵性的說話,減輕長者的負面情緒,從而提升長者的精神健康,締建一個健康老齡化的社會。



中大那打素護理學院院長李子芬教授

中大那打素護理學院院長李子芬教授

 

中大那打素護理學院副教授余秀鳳教授

中大那打素護理學院副教授余秀鳳教授

 

(左起) 中大那打素護理學院院長李子芬教授及
副教授余秀鳳教授

(左起) 中大那打素護理學院院長李子芬教授及 副教授余秀鳳教授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