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王澤森 – 新法書院語文教育訪問教授公開講座畢鶚教授以英語主講「漢字構形探奇」
2014年9月23日
下午四時三十分
香港中文大學李兆基樓地下高層四號演講廳
畢鶚教授曾在法蘭克福、瀋陽、長春、莫斯科的大學修讀漢學、斯拉夫研究、印歐和比較語言學及社會學,並於一九九七年在法蘭克福歌德大學取得漢學博士。他先後在萊登和烏普薩拉的研究所工作,並曾在波鴻魯爾大學擔任大學講師,目前為蘇黎世大學傳統中國講席教授。他是歐洲漢學學會、瑞士亞洲學會、紀念李方桂先生中國語言學研究學會的執行委員會成員,亦曾擔任歐洲漢語語言學學會會長四年。畢鶚教授的研究領域包括上古漢語的音系學、詞法學、語源學、文字學、漢藏語言學、上中古漢語的外來接觸、漢語言文字學史、歷史語言學的認識論基礎、先秦考古和歷史、早期漢語史學、梵漢翻譯和詞典學等。他曾在眾多學術期刊、專書,包括 Sinica Leidensia, Bochumer Jahrbuch zur Ostasienforschung, Asiatische Studien, Historiography East and West,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等發表論文。畢鶚教授在二零零八年的專著 (Reimende Bronzeinschriften und die Entstehung der chinesischen Endreimdichtung) 探討青銅銘文的押韻情況和漢語詩歌押行尾韻的來源,他在二零零五年也合著出版了古典漢語的教科書 Antikchinesisch – Ein Lehrbuch in drei Teilen,目前正著手完成新的研究著作以及上海博物館藏竹書《昭王毀室》的編輯和翻譯工作。
3943-8893
西方文獻的流行說法常把漢字描繪成深邃複雜、自成一格,海內外的漢學著述則一般仍以《說文》以來的六書作為字形分析的依據。這些普及於西方的論點始見於十六世紀傳教士對漢語的研評,或然全盤誤解了漢字的複雜性,而東漢的六書理論以及大部份的後續研究混淆功能與結構、主位與客位觀點,亦為人所知。結果是,非主流的造字原則遭到忽視,這些原則看似奇特,卻是漢語書寫史中反覆出現的現象。
本講座集中討論這些處於邊緣地位的字形結構,通過其他遠古的複雜語素文字系統,展示諸如埃及、赫梯、蘇馬爾等的文字用例作比較,並就著與漢語有密切接觸關係的漢字圈語素文字(如漢字形苗文、漢字形越南文、彝文等),探討當中平行和殘留的同類字形結構,將漢字系統似虛如真的複雜性,納入類型學的視野之內,附以新近有關漢字處理的心理語言學研究成果為證。來自邊緣的「一瞥」有助解答若干存在多年的問題:主流漢字何以「沒能夠」發展成音節或更小單位的文字?談及文字的奇特性時,對習得與表現再加以區分,如何有助梳理這個概念背後的複雜因素?本講座將探討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