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9年7月25日

中大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办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与合作发展学术研讨会

2019年7月25日
分享
列印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局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教授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与合作发展学术研讨会」嘉宾合照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天(7月25日)假中大校园合办「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与合作发展学术研讨会」,探讨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开展于金融、创新科技、产业领域上的协同合作。是次研讨会总共有120人参加。通过是次活动,主办方冀分享大湾区合作发展的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共商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和前沿研究的发展策略。 

研讨会邀请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杨伟雄局长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政府角色」为题,分享创新及科技局如何推动香港的创科发展。特区政府已落实科技资金跨境拨付、中国科学院辖下研究机构落户香港以及在香港成立「大湾区院士联盟」,推动区内的院士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展望将来,特区政府正全力发展落马洲河套地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积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研要素流通、推动本港「再工业化」以及发展科技基建配套。 

蔡昉教授深入分析了大湾区的战略定位。他首先指出中国经济制造业比重出现「早产型危机」,自2011年起制造业的整体年增长比率逐渐放缓,从2011年约11%下降至2018年约6%,同时质量未见提升。面对这个趋势,蔡昉教授提出制造业「由东向西转移」的模式,同时又指大湾区能够集优势大成。香港的就业比重以商贸产业(达30%)和金融业(达18.8%)为重,而内地则以农业(约35%)及制造业(达18.7%)为重。内地和香港的经济通过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升级。 

此外,研讨会共邀请了12位来自内地及香港的学者就以下三个议题参与学术讨论:

一、在发掘大湾区区域合作新潜能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教授提出如何深化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教授探讨大湾区绿色发展的前景;中国银行(香港)发展规划部资深经济研究员王春新博士提出如何在大湾区现代服务业与科技创新达至深度融合;清华大学—中大中国经济联合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鑫博士探讨香港企业在中国内地的竞争力及可持续性。 

二、在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贺俊教授提出深港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战略定位、建设思路和组织运营模式;中大创新科技中心主任黄锦辉教授分析中国人工智慧的应用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江鸿博士建议粤港澳共同开发创新指数和举办创新论坛;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博士探讨在大湾区规划下粤港能否创出新的科技合作模式,尤其提及港深河套区的巨大发展潜能,值得两地发掘。 

三、在孕育大湾区新兴产业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长教授指出,在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是打造大湾区优质生活圈重要的基础;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郭克莎教授提出有关大湾区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思考;团结香港基金副总干事兼政策研究院主管黄元山先生剖析香港可以如何运用其金融科技,于「金融积木化」的经济环境下将服务延伸到互联网的各个层面;中大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区玉辉教授则分享大湾区如何成为青年企业家的新天地。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局长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局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教授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与合作发展学术研讨会」嘉宾合照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与合作发展学术研讨会」嘉宾合照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