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全球20位顶尖转化研究科学家」中大占二席 唯一上榜香港学府 卢煜明教授连续第三年获选
世界权威科学期刊《自然生物科技》(Nature Biotechnology)选出「2018年全球20位顶尖转化研究科学家」(Top 20 Translational Researchers of 2018),中大医学院卢煜明教授及赵慧君教授占了两席。他们是名单上仅有来自香港的学者,卢教授更是连续第三年获此殊荣。
卢煜明教授和赵慧君教授凭藉癌症及胎儿诊断范畴的技术,获选「2018年全球20位顶尖转化研究科学家」。《自然生物科技》以学者在2018年获得专利的数目、过去5年专利被引用的次数,以及其论文被引用的次数(H指数)作为指标,显示其成功将医学基础研究成果有效地应用在临床技术或药物上,切合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的目标。
中大两位教授为榜上仅有的香港学者 卢教授更是第三度获选
有「无创产前检查之父」之称的卢煜明教授,为中大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大医学院副院长(研究)及化学病理学系系主任。卢教授于1997年加入中大,同年发表孕妇血浆内存有高浓度的胎儿DNA,其后研发了唐氏综合症的无创检验方法,成功将以DNA分析为本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从科研层面应用至臨床诊断,是医学界的重大突破,更已被全球90多个国家广泛采用,惠及数以百万计的孕妇。
同样来自中大医学院化学病理学系的赵慧君教授,亦为中大医学院副院长(发展)及卓敏化学病理学教授。赵教授除参与开创「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外,也与卢教授成功将DNA测序技术应用至癌症检测。
相关的癌症检测技术能非入侵性地找出癌症基因组中多种类型的改变。在新技术下病者有望于患病初期确诊,能及早进行医治。
在胎儿诊断技术方面,《自然生物科技》(Nature Biotechnology)重点介绍了卢教授及赵教授基于「DNA甲基化」而建立的新型产前诊断标志物。「DNA甲基化」是指DNA的一种生物化学变化,有助追踪DNA分子的来源,藉以分辨该DNA分子是来自母体抑或胎儿。
卢教授和赵教授因上述技术,刚获权威科学期刊《自然生物科技》评为「全球20位顶尖转化研究科学家」,卢教授更是连续3年获得此殊荣。是次一同获选的转化研究学者分别来自美国、德国、比利时、澳门的著名院校如麻省理工学院、宾夕凡尼亚大学及哈佛大学等。
卢教授及赵教授致力发展基因研究 将本港科研推向国际
对于第三度获此荣誉,卢煜明教授深感荣幸:「能被《自然生物科技》期刊第三次选为顶尖转化研究科学家,是对我和研究团队很大的认同和鼓励。无创产前检查经已常规化,我们期望利用血浆检测癌症的技术将来也能在医疗机构中普及,造福社群,并藉此证明香港的科研技术可为国际医学界、孕妇及癌症病人带来改变。」
赵慧君教授则表示:「《自然生物科技》为世界知名的期刊,我十分荣幸能获其选为顶尖转化研究科学家。我和研究团队从无创产前检测唐氏综合症,发展至将技术应用于癌症检测,及早为癌症病人确诊以提升治疗效益,希望相关技术能进一步应用到其他范畴,惠及更多患者。」
卢教授获颁第四届「复旦-中植科学奖」 成首位得奖华人科学家
另外,卢教授刚于日前获颁第四届「复旦-中植科学奖」,以表扬他在开创「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以及将DNA测序技术应用至癌症检测的重大贡献及成就。卢教授是奖项成立以来第二届在生物医学领域获奖的学者,也是「复旦-中植科学奖」成立以来首位得奖的华人科学家。
「复旦-中植科学奖」设立于2015年,旨在表彰在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医学三个学科领域作出原创性和突破性科研成果的全球科学家。该奖项每三年在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医学三个学科轮流评奖,在全球进行广泛提名。值得留意的是,「复旦-中植科学奖」首届和第二届得主均在获此奖项后获颁诺贝尔奖,因此这个奖项也被视为「诺贝尔奖风向标」。
谈到得奖感受,卢教授表示:「我非常感谢主办单位颁授此荣誉予我和研究团队。我们将会继续推动我们的研究,以期将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至临床应用,以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高社会大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素。」
有关《自然生物科技》(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
《自然生物科技》(Nature Biotechnology)是世界最权威及享负盛名学术期刊之一的科学期刊《自然》(Nature)旗下之刊物,刊载的研究文献涵盖基因治疗、再生医学及生物工程等多个范畴。该期刊每年会统计全球生物科技科学家在过去一年所获得的专利及其专利在过去5年被引用的次数,并参考相关研究人员学术产量与水平的指标(H指数),排列出「全球20位顶尖转化研究科学家」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