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24年11月13日

中大兩位優秀學者獲頒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2024

2024年11月13日
分享
列印

黃秀娟教授

陳世祈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裘槎醫學科學教授及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發展)黃秀娟教授,與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陳世祈教授分別在「生命健康」領域及「先進製造」領域,榮獲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科創獎)2024,每人獲得200萬港元獎金,以表彰其傑出科研成就。

中大副校長(研究)岑美霞教授表示:「我對中大兩名教授榮獲本年度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感到十分鼓舞。這榮譽不僅對他們的傑出貢獻予以肯定,亦彰顯了中大在科研領域的卓越表現。黃秀娟教授發現腸道發炎和自閉症的新微生物特徵,有助及早評估風險及介入治療。另一名得獎學者陳世祈教授則為3D打印技術領域帶來革命性轉變。他發明的嶄新納米級3D打印機能應用於不同材料上,其打印速度及精密度更是前所未見。我期待兩位教授繼續突破創新界限,將研究成果造福社會。」

秀娟教授:突破性微生物診斷技術

黃教授是國際知名的腸道疾病和微生物醫學臨床醫生科學家。她發現了針對炎症性腸病和自閉症的特異性微生物特徵,與團隊成功將這些微生物特徵轉化為臨床應用的非侵入性診斷測試。此技術解決了全球超過800萬腸道疾病患者和7,500萬患有神經發育疾病兒童的診斷難題,為他們提供快速而準確的診斷結果,使患者能及時接受治療,從而改善健康狀況,並減少診斷延誤和不必要的侵入性檢查所衍生的醫療費用。

黃教授的技術在2024年獲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指定為「突破性醫療器材」,顯示其潛力能進一步應用於其他慢性疾病(包括認知障礙、精神健康障礙和癌症)的監測和藥物反應預測,為患者提供以人為本的定制化治療方案。

陳世祈教授:納米級3D打印技術的創新應用

陳教授在3D微納米製造領域帶來突破性發展。他透過空間和時間聚焦以及數位全像技術,成功研發能將3D打印過程平行化的技術,顯著提升打印速度(466立方毫米/小時)、精密度(20至100納米)及產量,並將成本降低95%。陳教授還致力於將高速打印技術應用於多種常見材料,包括金屬、合金、半導體、陶瓷、聚合物及生物材料等,材料在打印後可在不影響精密度下自我組裝。

陳教授的技術有助大規模生產功能性微納米結構,包括機械和光學超材料、微光學、生物支架、電化學界面和軟性電子,在電動交通、醫療衛生、潔淨能源與食水、電腦運算和電訊等領域能帶來巨大效益。

有關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

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是由香港科技創新聯盟主辦、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冠名贊助的公益性獎項。科創獎旨在獎勵在香港進行科學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並作出重大貢獻的傑出科學家和研究團隊。該獎項分為「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先進製造」,及「金融科技」五個領域。科創獎每年於五個領域各評出一位或一組獲獎者,獲獎者可獲港幣200萬元獎金及獎座。請按此瀏覽本年度科創獎獲獎名單。



黃秀娟教授

黃秀娟教授

 

陳世祈教授

陳世祈教授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