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三杰出学者获颁2016年度裘槎基金会「优秀科研者奖」及「前瞻科研大奖」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三位学者今天(4月13日)获颁授裘槎基金会2016年度「优秀科研者奖」及「前瞻科研大奖」,以表彰他们卓越的科研成就。医学院助理院长(研究)、卓敏化学病理学教授及威尔斯亲王医院化学病理学荣誉顾问医生赵慧君教授,和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消化疾病研究所实验中心主任、消化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及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于君教授,分别获颁「优秀医学科研者奖」及「优秀科研者奖」;电子工程学系(生物医学工程)助理教授蔡宗衡教授则获颁「前瞻科研大奖」,他是该奖于2012年设立以来首位中大得主。颁奖典礼由杨紫芝教授,GBS,JP主礼。
血液测试找出癌症位置
赵慧君教授最广为人知的科研成就,是利用DNA测序技术分析孕妇的血液样本,以安全及准确地检测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症,开无创性产前检查之先河,免除孕妇因受入侵性检测而流产的风险。这技术现已在多个国家获采用为常规临床检测方法。
最近,赵教授及其团队在这个领域上再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将DNA测序技术应用至癌症检测,并且发展到可找出身体有癌症的所在位置。这项血浆DNA组织图谱技术,就像把血液样本做了一次电脑扫描,不单检测到患者体内有没有癌症所导致的不正常DNA,甚至能检测到这些不正常DNA来自身体哪一部分。例如,图谱分析显示多少不正常DNA是来自肝脏,或者怀孕母亲的血液样本中有部分不正常DNA是来自胎盘。
由于每种癌症都不一样,难以用单一肿瘤标志物来检测患者体内癌症的位置。以往,当患者出现癌症征状时,医务人员为他进行了血液样本测试后,还需进行放射检验,以确认身体哪一部分出现阴影来诊断癌症的位置。赵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最新的DNA测序技术,能透过检视患者血液样本的基因排序,列出血液内正常基因及异常基因的分布,从而检验血液内是否有与癌症相关的异常基因及确定异常基因所在的位置。在新技术下,患者有望能更快得知其癌症的情况,及早进行医治。
赵教授凭藉其在无创性产前诊断研究及应用的成就,屡获殊荣,当中包括于2015年取得世界杰出华人奖、于2013年取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和美国临床化学协会杰出青年研究员,以及于2012年取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亚太区经济合作组织的科学创新、研究及教育奖等。除了科研成就以外,赵教授亦以优秀教学见称。她曾于1999年起连续五年获中大医学院杰出教师奖,并于2005年荣获医学院最杰出教师奖。直到今天,赵教授已发表超过140份研究报告及拥有超过150项专利。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之发病机制
在过去10年,非酒精脂肪性肝病之发病率急剧增长两至四倍。在香港,非酒精脂肪肝的发病率超过27%。根据临床研究,正常肝脏在变成肝癌之前,会先演变成单纯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而23%的单纯脂肪变病人可在3年内演变为脂肪性肝炎或肝硬化。于君教授的最新研究,针对了解非酒精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希望透过系统的生物学方法,找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演变中的关键致病分子和途径,从而研究出预防和治疗非酒精脂肪性肝病的方法。
于君教授于2005年加入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曾跟随沈祖尧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消化道肿瘤(胃癌,结肠癌和肝癌)在中国占恶性肿瘤发生率的40%,更是香港首要的肿瘤死亡原因。于教授先后在消化道肿瘤分子机制(肿瘤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肿瘤分子标志物、肿瘤基因治疗、肥胖相关肝炎和肝癌等方面从事多项研究和重要发现﹕在胃癌发现了十几种新的抑癌基因;首次报导了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 (EBV)感染相关的胃癌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的改变;这些发现对理解胃癌发病机制和治疗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结肠癌在香港的发病率迅速增加,于教授在结肠癌发现新的促癌和抑癌基因;发现结肠癌双克隆起源和可用于结肠癌个体治疗以及生存相关的驱动突变基因。率先发现结肠癌的无创诊断分子标志物。这些发现对结肠癌的分子发病机制和早期诊断有了新的认识。
于教授凭著在肿瘤研究领域的突出成就,曾获得多个奖项,包括于2010年获颁中大研究优胜奖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于2012年获颁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于2014年获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以及于2015年获颁中大医学院杰出学人奖。于教授至今已发表研究论文280余篇。
解构体内「生物纳米」相互作用 发展纳米粒子输送技术侦测肾病
蔡宗衡教授专研纳米粒子与器官、组织、细胞以及细胞器的相互作用,有助制订有用的「设计规则」来设计更有效用的治疗型纳米粒子,以更准确地输送至体内的目标位置。他成功发现一种纳米粒子与肾之间产生一种新颖的「生物纳米」相互作用(Choi CHJ et al. PNAS, 2011),将有助于发展针对肾的纳米粒子输送技术。在裘槎前瞻科研大奖的资助下,蔡教授希望可以设计出用作体内侦测肾脏疾病的纳米粒子。
蔡教授于2013年加盟中大,成为电子工程系的助理教授及生物医学工程课程的核心成员。他的主要研究兴趣为药物输送、「生物纳米」相互作用、生物纳米材料,以及生物学成像。
蔡教授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中学毕业于香港华仁书院。2000年,他在香港中学会考考获十优成绩。后负笈美国,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取得史丹福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2011年,他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化学工程博士学位。论文中,他确立了体内输送纳米粒子至肿瘤和肾小球膜的设计规则。其后,他获颁「裘槎博士后研究奖学金」,在美国西北大学探索生物纳米材料的细胞内吞作用及胞内输运,为期两年。
有关「裘槎优秀科研者奖」/「裘槎优秀医学科研者奖」
裘槎基金会于1997年设立「优秀科研者奖」,特别颁予在科研工作上有卓越表现的学者,以表扬他们的成就,并鼓励他们在其研究领域取得更理想的成绩。该奖项经过多位国际权威科学家严格评审各候选人的科研工作后,再选出得奖者。「裘槎优秀科研者奖」,每个奖项为港币90万元,「裘槎优秀医学科研者奖」为100万元,两个奖项的得奖者另外获个人研究补助金港币6万元,其所属大学可获资助另聘讲师代替得奖者执教一年,让得奖者可全职投入研究工作。
有关「裘槎前瞻科研大奖」
「裘槎前瞻科研大奖」于2012年成立,旨在物色一批极具才华,学术成就足以在国际学术界竞争的学者,让这批「明日之星」在学术成就刚起步阶段,获得支持,得以在科研﹑个人能力和专业上尽展所长,在专业领域内不断精进,勇敢创新尝试,推动香港的教育和科研发展﹑作出贡献。每个科研基金最多有500万元供五年研究之用。
中大至今已有23名学者获颁裘槎基金会「优秀科研者奖」,他们为化学系黄乃正教授、吴奇教授、谢作伟教授、周克勋教授及成公明教授、信息工程学系杨伟豪教授、数学系魏军城教授、物理系夏克青教授及程淑姿教授、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黄捷教授、生物医学学院陈小章教授及黄聿教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吕荣聪教授及吕自成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姜里文教授,以及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于君教授。而当中获「优秀医学科研学者奖」的七位学者则包括校长沈祖尧教授、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胡令芳教授、陈家亮教授、陈力元教授及黄家星教授、化学病理学系卢煜明教授和赵慧君教授,以及外科学系刘润皇教授。今年,电子工程学系(生物医学工程)蔡宗衡教授更成为中大首位「裘槎前瞻科研大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