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2年1月26日

本港唯一中国古籍研究中心冠名中大「刘殿爵中国古籍研究中心」成立继承已故国际知名学者刘殿爵教授毕生心愿推动中国古代文献研究工作 

2012年1月26日
分享
列印

刘殿爵教授

刘殿爵中国古籍研究中心主任何志华教授(后)与刘殿爵教授(前)

中心主要出版刊物

右起:刘殿爵教授遗嘱执行人何志华教授、朱国藩博士和王玲玲女士。

中大刘殿爵中国古籍研究中心主任兼中国语言及文学系系主任何志华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古籍研究中心冠名为「刘殿爵中国古籍研究中心」,以纪念已故国际知名学者刘殿爵教授对中国古籍研究中心之贡献。刘教授自1989年于中大中文系荣休后,专注于中国古籍研究工作,建立了国际上最具学术性和规模的中国古籍网络资料库之一「汉达文库」,编纂当代最重要的中国古代文献研究工具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先秦两汉古籍逐字索引丛刊》,为中心日后发展奠定基石,进一步确立中大在中国研究上的国际领先地位。刘教授于2010年4月辞世,将毕生积蓄合共港币二千一百三十六万元及其《论语》、《孟子》、《道德经》三书英译所得版税悉数捐予中心。 

中大一直致力推动具世界学术水平的中国研究,为中国研究的重镇。刘殿爵中国古籍研究中心前身为汉达古文献资料库,成立于1988年,致力于整理中国古代传世及出土文献,并建立电子资料库,藉此进行多项研究工作,继而通过各种媒体出版研究成果,是本港唯一的中国古籍研究中心。「汉达文库」是中心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包括六个资料库,共收录近8,000万字,包含的文献源自多个年代及地域,就出土文字而言,上自殷商甲骨卜辞、商周铜器铭文,下至汉世竹简帛书,皆有收录;至于传世文献,则上起先秦两汉典籍、魏晋六朝文献,下迄明清所编类书,亦在所网罗。「汉达文库」广泛为学术界所使用,世界各地着名学府及研究院(如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史丹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澳州国立大学、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柏林国家图书馆)均为资料库长期用户,个人用户亦遍及中国大陆、台湾及欧、美、日、韩等地。 

刘殿爵教授1921年生于香港,硕士毕业后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任教中国哲学,是英国历来首位出任中文讲座教授的华人。刘教授在英伦讲学期间,先后完成《道德经》、《孟子》及《论语》的英译;1998年,与安乐哲教授合作翻译《淮南子•原道》;2003年,又合译出土《孙膑兵法》。刘教授治学严谨,对中国古籍的字词训诂,乃至每一词语在句子中的习惯用法、语法结构,均细心揣摩,条贯于胸,然后以极其精准的英语翻译。因此,所译经典着作,造诣极高,为西方学者研习中国古代哲学必读之书,其中《道德经》英译,迄今全球售出超过七十万册;《论语》、《孟子》、《道德经》三书英译,被国际公认为标准英文译本,影响深远。刘教授的英译着作,被视为严谨学术的典范,D. C. Lau之名,在欧美汉学界,几无人不晓。 

刘教授与中大渊源深远,在中大春风化雨三十载,不少着名学者皆为其门生。1978年,中大马临校长礼聘刘教授出任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讲座教授,于本科课程讲授「吕氏春秋」、「中国语言学史」等科,复任研究院中国语言及文学学部主任,主持研究院「讲论会」。1980至1983年,兼任文学院院长。刘教授于1978年接替着名中国经济史家全汉升教授担任《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主编,直到1995年止,任期长达十六年,推动学术研究,不遗余力。他于1975年获中大颁授荣誉法学博士,于1989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1989年荣休,刘教授嗣任中国语言文学荣休讲座教授及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教授,专注研究工作。 

展望未来,中心将继承刘教授的宏愿,进一步推动中国古籍研究及汉学至世界各地。中心计划于2012年内推出中国传统类书资料库,收录重要类书如《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北堂书钞》、《群书治要》等,总字数逾4,300万字。同时,资料库将提供类书引文与传世古文献文本比对的功能,冀有助学者探求类书引文与传世文本之异同。



刘殿爵教授

刘殿爵教授

 

刘殿爵中国古籍研究中心主任何志华教授(后)与刘殿爵教授(前)

刘殿爵中国古籍研究中心主任何志华教授(后)与刘殿爵教授(前)

 

中心主要出版刊物

中心主要出版刊物

 

右起:刘殿爵教授遗嘱执行人何志华教授、朱国藩博士和王玲玲女士。

右起:刘殿爵教授遗嘱执行人何志华教授、朱国藩博士和王玲玲女士。

 

中大刘殿爵中国古籍研究中心主任兼中国语言及文学系系主任何志华教授。

中大刘殿爵中国古籍研究中心主任兼中国语言及文学系系主任何志华教授。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