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20年12月9日

中大工程学院杨伟豪教授获IEEE理查德•汉明奖章

2020年12月9日
分享
列印

杨伟豪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卓敏信息工程学讲座教授兼网络编码研究所联席所长杨伟豪教授,获国际权威组织电机暨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颁发2021年度理查德•汉明奖章(Richard W. Hamming Medal),以表扬他在开拓信息理论和网络编码及其应用方面的重大贡献。该奖项是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的最高荣誉之一,自1988年创立以来首次由亚洲区的学者获得,也是首次有本地衍生的研究获此等级的殊荣。

杨伟豪教授是国际知名的信息理论专家,也是网络编码领域的联合创始人。1990年代初,他受邀请参加美国太空总署喷射推进实验室的一个项目,以拯救发生故障的伽利略号太空船,他设计的25位同步标记被用作把太空船摄得的木星及其卫星的图像传送回地球。自2010年起他担任中大网络编码研究所联席所长。网络编码研究所是香港有史以来获得最高资助金额的工程学科研项目,总经费超过1亿港元。

信息不等式是证明信息论中的定理不可或缺的工具。长期以来,香农不等式是所有已知的信息不等式。在1990年代中叶,杨教授率先提出非香农不等式存在的可能性,继而与合作者发现了张–杨不等式,是第一条被发现的非香农不等式。这开创性的工作证明了香农不等式的不完备性。除了信息论之外,这项研究还对信息科学、数学和物理学中的不同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杨教授为网络编码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在1990年代末,他提出网络编码的崭新概念,彻底改变了网络通信的发展。过往,信息在网络中的传输有如物流,中继节点被动地传递数据包。简而言之,网络编码通过对网络内部的数据包进行编码,令网络的信息传输量得以大幅增加。这意味著我们可以在互联网更快速下载数据及观看视频,并进行更安全的通信。

杨教授与其团队成立了安眺科技有限公司 ( n-hop technologies Limited),是位于香港科学园的初创公司,专注研发一种名为BATS的网络编码技术,用于解决无线多跳网络中数据包流失的问题。目前,他们正应用这项技术在没有网络覆盖的郊野公园提供Wi-Fi服务,使行山者可以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导航、查询天气消息、上传图片到社交媒体,以至求救等。另外,杨教授参与成立一家名为中大编码(CU Coding)的初创公司,专注于网络编码在数据存储和物理层的应用。

杨教授著作了两本有关信息论和网络编码的教科书,已被全球100多间大学所采用。他参与著作的网络编码奠基论文在谷歌学术搜寻获得了近10,000次引用。2014年,他开办了全球首个信息论网上课程,便吸引了25,000名学生,之后每年都有数千名学生报读。

杨教授凭藉其研究贡献获得了多个奖项,包括2018年ACM SIGMOBILE时间考验论文奖和2016年IEEE Eric E. Sumner奖。他是香港工程师学会、香港工程科学院和IEEE的院士。他拥有关于BATS编码的10项专利。

有关IEEE理查德•汉明奖章

IEEE理查德•汉明奖章成立于1986年,以理查德•汉明博士的名字命名,是IEEE颁发的最高奖项之一。汉明博士在计算机和计算科学的发展中举足轻重,他在信息科学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贡献,包括汉明误纠错码。汉明奖章授予对信息科学、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



杨伟豪教授

杨伟豪教授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