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四位年轻科学家获2019年度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四位年轻科学家获颁本年度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他们每人将获得130万元人民币的资助,直接支持他们在香港进行的研究,资助期限三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今年首次接受香港及澳门的年轻学者申请。项目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年轻学者,在其自选的研究方向进一步开展研究,加快培养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人才。
四位获资助的中大学者及其研究项目:
主题 |
研究人员 |
所属学系 |
研究项目简介 |
血管疾病和再生 |
吕爱兰教授 |
化学病理学系副教授 |
近年内地的糖尿病患率升至逾一成。研究团队发现糖尿病患者在缺血性损伤后出现免疫反应失调,阻止了血管再生。 此研究项目旨在寻找调节血管生成和免疫细胞功能的转录因数,以进一步研究糖尿病血管疾病发生和血管再生的分子机制,冀为糖尿病患者周边动脉系统的发病机制和再生提供一些临床见解。 |
血管稳态的调控机制与代谢性核受体 |
田小雨教授 |
生物医学学院助理教授 |
周边血管疾病是一种与糖尿病与代谢综合症密切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周边血管疾病缺乏有效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本研究项目旨在研究细胞核受体PPARD在有周边血管疾病的动物与细胞模型所带来的好处,特别是研究PPARD对血管内皮微环境的调节作用,它能否及如何维持血管内皮功能、维持内皮完整性,抑制血管炎症、促进缺血后血管损伤的修复等。研究成果可帮助开发针周边血管疾病的新治疗途径。 |
结肠锯齿状息肉的肠道微生物群 |
黄曦教授 |
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助理教授 |
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具有高度破坏性和侵袭性。结肠息肉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尽管大部份癌症病例通过传统的腺瘤通路引发癌变,大约两成的结直肠癌会通过锯齿状通路癌变。虽然结直肠癌和传统腺瘤的微生物群结构已经有很多研究,医学界对于锯齿状息肉的肠道微生物群的认识尚不透彻。 本研究将重点探索肠道菌群与特定结直肠息肉类型的相关性,深入分析锯齿状息肉的微生物群结构,与其病理特征和解剖结构关联,及其致癌的细胞机制。了解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将是设计新型癌症诊断和治疗的关键,具有重大的科学和临床意义。 |
电化学能源存储与材料介面科学 |
卢怡君教授 |
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副教授 |
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发展稳定以及低成本的能源存储系统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项目集中于电化学储能介面/材料设计基础理论研究,旨在探究新型电化学储能共性的基础科学问题,以求实现高密度能量、稳定、低成本和高扩展性的电化学储能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