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23年6月20日

中大發現小腸癌在全球及本港發病率明顯上升 高收入地區發病率較高

2023年6月20日
分享
列印

中大醫學院與環太平洋大學協會合作,首次估算小腸癌的全球分布,並分析高危因素和流行病學趨勢。結果發現全球近十年的小腸癌發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高收入國家或地區的發病率普遍較高,香港的發病人數於十年間亦增加一倍。研究的高級通訊作者、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黃至生教授(左)和研究的第一作者、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研究助理教授黃俊杰博士。

小腸癌是一種罕見的癌症,早期患者平均五年存活率有八成,但晚期則跌至只有四成。雖然醫學界一直努力尋求更多小腸癌的相關資訊以達成早期診斷,但仍缺乏全球流行病學數據以了解具體概況。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與環太平洋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簡稱APRU)合作,首次估算小腸癌的全球分布,並分析高危因素和流行病學趨勢。結果顯示,全球近十年的小腸癌發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香港的發病人數於十年間增加一倍。

團隊亦發現,小腸癌發病率與各地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人類發展指數(HDI)、不良生活習慣、代謝疾病以及炎症性腸病(IBD)患病率有關連,高收入國家或地區的發病率普遍較高。研究人員建議,針對高危人口採取危險因素控制及早期癌症檢測措施,以控制上升趨勢。研究詳情早前已於國際頂尖醫學期刊《Gastroenterology》發表。

本港小腸癌發病率領先全球 近十年發病人數增加一倍

小腸癌的常見症狀包括腹痛、厭食、消化道出血、體重減輕、穿孔、小腸梗阻和梗阻性黃疸。由於小腸癌較難察覺,往往在轉移後才被診斷,導致治療效果相對較差。

目前,本港小腸癌的粗發病率為每10萬人中有2.2人,年齡標準化發病率為每10萬人有1.0人,處於全球較高發病水平。醫管局數據顯示,本港的小腸癌新症由2011年的88宗增至2020年的164宗,十年間增加近一倍。死亡個案亦見上升趨勢,由2011年的38宗增至2020年的60宗。

發達地區如北美、大洋洲及北歐的發病率最高

中大研究團隊從「全球癌症觀察站」、「五大洲癌症發病率」和「全球疾病負擔」等資料庫收集數據,計算及分析癌症發病率和各風險因素的流行率。研究團隊發現,小腸癌於各地造成的疾病負擔存在差異,其中發達地區如北美、大洋洲及北歐的發病率最高(詳細數據見附件表一)。

此外,小腸癌與GDP、HDI、吸煙、飲酒、不良飲食、缺乏運動、肥胖、糖尿病、血脂異常及炎症性腸病的患病率均呈正比,意味著這些風險因素較流行的國家,小腸癌發病率亦通常較高。

全球小腸癌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年老患者升幅最明顯

研究數據顯示全球近十年的小腸癌發病率呈明顯的上升趨勢,而當中以年老患者的升幅最明顯,其中50歲及以上長者發病率的「平均年度百分比變化」(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APC[1])以波蘭的升幅為最大,其次是印度及泰國(詳細數據見附件表二)。

研究的第一作者、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研究助理教授黃俊杰博士表示:「小腸癌的發病率存在地區差異,可能與各地不同的醫療水平、生活習慣、代謝疾病以及炎症性腸病患病率相關。我們的研究首次為小腸癌的全球分布、高危因素和流行病學趨勢提供了最新及全面的證據。各地政策制定者應實施具針對性的循證預防策略,以控制有關風險因素。」

研究的高級通訊作者、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黃至生教授補充:「因為遺傳因素而導致的小腸癌約只有20%。全球小腸癌發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可能歸因於環境風險因素的增加,和隨醫學進步更多人被診斷出來。醫學界值得進一步探索導致這些流行病學變化的原因,爲小腸癌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據。」

[1] 平均年度百分比變化(AAPC)是一種用作衡量癌症發病率於過去某段時間整體變化的方法。假設某國家10年的某種癌症發病率AAPC是5,即其癌症發病率於過去10年每年平均增加5%。

附件



中大醫學院與環太平洋大學協會合作,首次估算小腸癌的全球分布,並分析高危因素和流行病學趨勢。結果發現全球近十年的小腸癌發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高收入國家或地區的發病率普遍較高,香港的發病人數於十年間亦增加一倍。研究的高級通訊作者、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黃至生教授(左)和研究的第一作者、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研究助理教授黃俊杰博士。

中大醫學院與環太平洋大學協會合作,首次估算小腸癌的全球分布,並分析高危因素和流行病學趨勢。結果發現全球近十年的小腸癌發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高收入國家或地區的發病率普遍較高,香港的發病人數於十年間亦增加一倍。研究的高級通訊作者、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黃至生教授(左)和研究的第一作者、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研究助理教授黃俊杰博士。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