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08年12月17日

香港中文大学晨兴书院庆祝正式动土

2008年12月17日
分享
列印

中大校长刘遵义教授

晨兴基金会董事陈启宗先生

晨兴书院筹划委员会委员兼晨兴基金会董事陈乐宗博士

晨兴书院候任院长莫理斯教授(左)

大学校董会主席郑维健博士(右)致送纪念品予陈乐宗博士

大学校董会主席郑维健博士(右)致送纪念品予陈启宗先生

晨兴书院动土仪式

主礼嘉宾合照

主礼嘉宾与其他与会嘉宾合照

鸟瞰图

书院正门

书院园景

书院用餐大堂

书院用餐大堂外露台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其中一所新书院— 晨兴书院于今天(12月17日)举行动土仪式,标志着建筑工程顺利展开。过百大学成员及书院友好出席典礼,包括晨兴书院筹划委员会委员兼晨兴基金会董事陈乐宗博士、晨兴基金会董事陈启宗先生、中大校董会主席郑维健博士、中大校长刘遵义教授,以及晨兴书院候任院长莫理斯爵士。

中大校长刘遵义教授表示:「自中大于四十五年前创校至今,书院教育一直是中大本科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立新书院除了证明我们珍视本校历史演变上这一重要层面,更标志着大学为迎接未来,锐意求变求新的努力和成果。大学对晨兴书院、其学生和毕业生均寄望甚殷。」

晨兴书院平均每年可容纳300名学生,并计划于2010年秋季录取首批学生。晨兴书院的特色是广纳各国书院制之长,一方面吸纳剑桥、耶鲁等大学的住宿学院模式的优点,另一方面植根于中国的书院传统教育。

书院采用全宿共膳模式,院长及同学皆于书院住宿及用膳。晨兴书院生源多元化,分别来自香港、中国内地及世界各地,修读不同学科。书院亦会广邀来自大学及海内外的学者和专业人士到访,分享经验。书院致力培养和睦亲切的师生群体,以及只有在小型、团结的群体中才可形成的学习风格。

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奖人莫理斯教授为晨兴书院首任院长。他表示﹕「汲取知识固然重要,但书院对学生的帮助不止于此,而是要启发他们的独立思考及创意。如果说晨兴书院的学生是浑金璞玉,那么,我们的使命就是协助他们展现潜能,以成大器。」

晨兴书院得以成立,有赖陈氏家族创立的晨兴基金会慷慨捐款。晨兴书院筹划委员会委员兼晨兴基金会董事陈乐宗博士表示﹕「高等教育不应只着眼于知识的传授。我们要令凡是来到晨兴书院的学生,都摒弃以往由于应试教育训练,只会按照教科书提出标准答案的习惯;我们要培养出思维严谨合理、慎思明辨、自出机杼的学生,让他们迎接未来的挑战。」

晨兴书院的主要特色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海外升学及社会服务工作。晨兴基金会董事陈启宗先生表示﹕「晨兴书院不仅鼓励学生学习,而且也要他们服务社会。」他并表示﹕「他们的努力不但会把世界变得更美好,而且亦会令他们活得更有意义、更丰足。」

为了迎接本科课程于2012年恢复四年制而增加的约三千名本科生,中大有必要成立新书院,以维持教育水平。大学喜获多位社会人士慷慨支持,分别成立了晨兴书院、善衡书院、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及和声书院共五所新书院。成立新书院不啻是本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亦彰显大学对书院制传统的承担。连同现有的崇基学院、新亚书院、联合书院和逸夫书院共四所书院,五所新书院定可给予同学更多选择,丰富校园生活。



中大校长刘遵义教授

中大校长刘遵义教授

 

晨兴基金会董事陈启宗先生

晨兴基金会董事陈启宗先生

 

晨兴书院筹划委员会委员兼晨兴基金会董事陈乐宗博士

晨兴书院筹划委员会委员兼晨兴基金会董事陈乐宗博士

 

晨兴书院候任院长莫理斯教授(左)

晨兴书院候任院长莫理斯教授(左)

 

大学校董会主席郑维健博士(右)致送纪念品予陈乐宗博士

大学校董会主席郑维健博士(右)致送纪念品予陈乐宗博士

 

大学校董会主席郑维健博士(右)致送纪念品予陈启宗先生

大学校董会主席郑维健博士(右)致送纪念品予陈启宗先生

 

晨兴书院动土仪式

晨兴书院动土仪式

 

主礼嘉宾合照

主礼嘉宾合照

 

主礼嘉宾与其他与会嘉宾合照

主礼嘉宾与其他与会嘉宾合照

 

鸟瞰图

鸟瞰图

 

书院正门

书院正门

 

书院园景

书院园景

 

书院用餐大堂

书院用餐大堂

 

书院用餐大堂外露台

书院用餐大堂外露台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