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問卷調查香港手語翻譯員工作現況
倡籌辦水平認證 推動專業化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十分關注香港聾人社群的溝通需求,以及本地手語翻譯員的人手和質素,最近就此展開一項網上問卷調查,探討香港手語翻譯員的工作現況、翻譯培訓、工作種類,以及對香港手語翻譯專業化的期待。
手語翻譯員的重要角色和資歷問題
使用手語的聾人與使用口語的健聽人對話時,常依賴手語翻譯員在場協助,特別在醫院、學校、法庭和警署等場合,翻譯員的角色尤為重要。歐美地區已有手語翻譯的大學本科課程培訓,並有學者專門研究,定期在學術期刊出版論著;東亞地區如台灣、日本及南韓也設有手語翻譯水平考核,從業員建立手語翻譯協會,舉辦培訓和社區推廣活動。然而,香港至今仍未有系統性的手語翻譯專業化及驗證制度,甚至曾有傳媒報道傳譯員被指在法庭誤譯聾人證供[1]。
現時社會服務聯會(社聯)設立的手語翻譯員名單只有55人,中大手語翻譯調查項目調查員陳意軒博士指出︰「不少政府部門和商業機構招聘手語翻譯員時要求申請人必須在名單上,然而名單只注重翻譯工作時數,要求申請者須證明過往兩年曾從事手語翻譯工作超過 200小時,並不代表其翻譯質素經過檢定,更沒有驗證渠道。」
研究揭示手語翻譯員迫切需要專業支援 倡推動專業化
中大是項調查於2024年3月至4月進行,以網上問卷形式成功收集了185 位手語翻譯員的回應。結果顯示,受訪翻譯員中逾七成人曾以義務方式提供服務,以兼職或自僱形式工作的則有29%及24%,以全職工作的不足一成,反映手語翻譯在香港仍未系統化和專業化。
此外,超過六成受訪者是45歲或以下,46%受訪者從事手語翻譯不足五年;近一半受訪者表示剛開展其手語翻譯職涯,並有近七成人表示現時迫切需要更多適合自己的翻譯培訓課程。現時,中大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通過校外進修學院提供16個月的手語翻譯專業文憑兼讀課程,陳意軒博士表示︰「近年,香港政府投放了不少資源推廣聾健共融,吸引了不少人學習手語。此次調查結果顯示,香港正有一群資歷相對尚淺的翻譯員,準備積極投入時間心力,接受更深入的訓練,提升手語翻譯水準。」
受訪者最經常提供手語翻譯服務的場合包括醫療求診、教育學術、社會福利事務、藝文及體育和電視直播等。在這些場合工作的手語翻譯員,除了要精通廣東話和香港手語,了解聾人和健聽人的溝通特性外,更要熟習各種場合相關的知識,為處理大量專業詞彙的翻譯做好準備。
問及受訪者在翻譯工作遇上困難時會向誰求援,逾八成人表示會找身邊相熟的翻譯員朋友或同事,78%會找身邊的聾人朋友,不足兩成的人會找工作機構的上司,也有5%的人需要尋求專業輔導員協助。在香港及美國兩地從事手語翻譯已15年的陳意軒博士說:「在海外地區,手語翻譯員專業協會能在從業員遇上困難時提供指導,但香港仍未有這樣的協會去支援從業員,幫助他們提升質素。」
手語翻譯服務使用者、聾翻譯員潘頌詩日常生活非常依賴手語翻譯服務,卻曾遇上許多翻譯水準欠佳的手語翻譯員,例如未能把涉及專業用語的內容詳細準確地譯出,甚至沒經她同意便加上了自己的個人意見,她表示很多翻譯員都是以義務性質工作,他們的服務未如理想亦能理解,因此建議:「手語是獨立的語言,最好能設立一套全港性的手語翻譯水平認證,現時,各聾人社會福利組織和政府部門招聘時或自設獨立考核,但內容和標準都大相逕庭。」
中大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主任鄧慧蘭教授稱,調查發現高達86%的受訪者同意水平認證有助整體手語翻譯專業發展,54%受訪者表示如有認證考核制度願意參加,29%則稱視乎聘用機構的要求。鄧教授續指,此次調查數據有助手語翻譯業界規劃日後的專業化路向:「我們希望香港能效法其他國家,設立完善的質素驗證制度,提高手語翻譯水平,讓香港有更多手語翻譯員看到專業的前景,加入這個行業,並得到合理待遇,最終得益的是聾人、翻譯員業界和整體社會。」
[1] 星島日報2022年12月1日《手語傳譯出錯生「冤案 監察制度形同虛設」》: https://www.stheadline.com/society/317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