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07年2月12日

中大研究显示:学生在网上讨论较课堂讨论更具批判思考

2007年2月12日
分享
列印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系赵明明教授(左)和博士研究生陈高伟先生(右)。

学生在网上讨论表现与在课堂讨论有何不同?香港中文大学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学生在网上讨论会较课堂讨论更具批判思考,更少受面子和他人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可通过参与网上富争议性话题的讨论,更为充分的发挥批判思考,并藉此提高使用网络的成效。

首个针对网上讨论流程的统计研究

中大教育心理学系陈高伟先生和赵明明教授进行了首个针对网上讨论流程的统计研究。数据来源于一个无教师调节、自由参与的网上数学讨论区,由47位大学学生围绕7个数学问题展开131项发帖。研究采用一种新型的动态多层次统计分析方法,该方法由赵教授和邱稳财博士于2005年创立。研究结果发表于《计算机与教育》国际权威期刊。

网上讨论较课堂讨论更具批判思考、更少关注面子、更为平等

研究结果显示,学生有多于40%的网上讨论发帖表现出批判思考。然而,根据赵教授对香港学校的研 究,学生在传统课堂讨论通常只有少于10%的发言表现出批判思考。

研究还发现,在网上讨论时,学生批判他人观点较少威胁到他人面子,而且会吸引更多学生响应,这和课堂讨论有所不同。与此同时,在批判他人观点时,有超过73% 的学生发帖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见解。

此外,学生在网上讨论时很少偏向于接受地位较高学生(例如发帖较多者)的观点,显示他们在讨论时 处于相对平等的位置。而在课堂讨论,学生时常会偏向于听从地位较高学生(例如成绩较好者)的观点。

家长和老师可帮助学生更好使用网络

研究结果表明,家长和老师可鼓励学生在网上更多参与富争议性学术话题的讨论,以充分发挥学生批判思考。具体来说,中大学者建议:

– 家长可鼓励孩子多些浏览和参与以内容为中心的网上讨论区,藉此提高孩子上网成效;

– 家长和老师注意缓和孩子和学生在网上与他人的社会人际关系冲突,以帮助他们集中于内容讨论;

– 老师可利用网络开展一些争议性问题,例如无固定答案问题的讨论。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系赵明明教授(左)和博士研究生陈高伟先生(右)。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系赵明明教授(左)和博士研究生陈高伟先生(右)。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