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1年4月28日

中大证实为颈血管狭窄进行支架成型治疗及为心脏衰竭患者植入心脏肌肉收缩调节器成效显着

2011年4月28日
分享
列印

(左起) 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系主任及心脏科主管余卓文教授、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脑神经科副教授梁慧康教授及中大影像及介入放射学系教授余俊豪教授

在香港,中风是成年人死亡及致残的其中一项主因。每年超过13,000人因中风到公立医院求诊,其中约10至15%的患者是因颈动脉狭窄而导致中风。若未能及时医治此风险因素,中风的复发率甚高。 

自2006年,在何善衡心脑血管病中心的支持下,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脑神经科联同影像及介入放射学系开展了颈动脉狭窄的研究。当中包括为数千名中风病人作颈脑血管超声波检查,并为215名颈血管狭窄率逾60%的病人进行血管内支架成型手术。这种「微创」血管内治疗利用人体的动脉网络,在病人局部麻醉的情况下,将微型的手术用具由大腿旁的骰动脉经腹及胸大动脉,送至颈部进行手术。此手术免却在颈部或头部开刀,病人可较快康复。 

此系列手术乃本港同类研究中最大型的。在接受手术的患者中,150人的个案为粥样硬化引致的血管闭塞,65人为放射疗法后血管壁纤维化的后遗症。手术后30天内的中风及死亡比率为1.86%,远较国际水平6%为低。接受支架成型治疗的271个狭窄部位,在手术后残余狭窄率均少于20%。 

另外,全球约有二千万人患有心脏衰竭,而每年的新症超过150万宗。以单一疾病计算,治疗心脏衰竭约占整体医疗开支的2.5%至3.5%,当中七成用于患者因心脏衰竭突然恶化而须入院治疗。美国每年花费了450亿美元(约3,500亿港币)以治疗心脏衰竭的病人,这数字尚未包括因疾病所带来的生产力损失。 

心脏衰竭主要是由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心瓣膜病及不同的心脏肌肉问题所引致,是本港其中一种最常见需要入院治疗的疾病。心脏严重衰竭病人三年内的死亡率接近五成,即使患者能够痊愈,亦往往因为气喘等征状而变得衰弱,及丧失工作能力。心脏衰竭的患者,其心脏的收缩功能较弱;晚期患者的心脏体积会逐步增大,导致血液循环不正常,而出现其他器官衰竭。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心脏科在2005年7月为心脏衰竭病人引入一种植入式装置─心脏肌肉收缩调节器(CCM),为亚洲首创。与心脏起搏器不同,心脏肌肉收缩调节器不会产生人工起搏,但能定时传送电流,在心脏肌肉收缩时加强其收缩能力。病人须进行一项简单的植入手术,而治疗方法是透过两条连接心房的电极(导联线),在指定时间内每天传送共五小时电流到心脏。心脏肌肉收缩调节器的一项技术突破,是植入体内的电池可在体外再充电,病人只要每星期将充电器放在近胸口的位置充电两小时即可;在接受简单的训练后,病人在家中也可自行完成充电程序,而调节器的电池寿命亦长达十年。 

至目前为止,心脏科已为38位病人进行心脏肌肉收缩调节器植入手术。研究主管及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系主任余卓文教授表示,病人在平均48个月的跟进期内,征状得到明显的纾缓;心脏超音波(超音波心脏动态检查)亦证实病人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及心室体积缩小10%。因此,心脏肌肉收缩调节器能为晚期心脏衰竭病人提供另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左起) 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系主任及心脏科主管余卓文教授、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脑神经科副教授梁慧康教授及中大影像及介入放射学系教授余俊豪教授

(左起) 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系主任及心脏科主管余卓文教授、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脑神经科副教授梁慧康教授及中大影像及介入放射学系教授余俊豪教授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