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皮萨里德斯教授于中大演讲「新中国标准:欧洲后工业化社会过渡的启示」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很荣幸邀得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教授(Prof. Sir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今天(10月16日)莅临中大主持杰出公开讲座,讲题为「新中国标准:欧洲后工业化社会过渡的启示」。讲座吸引了近350名中大师生、校友及公众人士听讲,全场座无虚席,不少出席者更须席地而坐。
经济增长源自技术的改进。这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于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实行新技术和理念;二是重新分配劳动力和资本到高生产效率活动里。无论是采用哪一种模式,经济增长一般会带来结构性的转变。在讲座上,皮萨里德斯教授探讨结构转型和对国家最好的政策。欧洲于二十世纪经历社会转型,其社会和经济政策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现今状况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弱势社群的福利、社会不平等的处理及经济联盟的管理,都可从欧洲的经验得到启发。现在许多这类问题困扰着中国,皮萨里德斯教授在是次讲座中着眼于从这些政策中可吸取的教训和应采取的行动,以避免重蹈许多欧洲国家所犯的错误。
皮萨里德斯教授现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Regius经济学讲座教授及塞浦路斯国家经济协会主席。他于艾塞克斯大学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取得学位后,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任教至今。亦曾于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柏克莱加州大学担任长期访问学者。
皮萨里德斯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市场、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和结构性变化。他与西北大学的戴尔•莫滕森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戴蒙德教授凭着在劳动经济的研究、尤其是关于市场摩擦和失业方面有卓越贡献,于2010年共同获颁诺贝尔经济学奖。2005年,皮萨里德斯教授和其合作者莫滕森教授共同获颁IZA劳动经济学奖,而他也成为第一个获得此殊荣的欧洲经济学家。皮萨里德斯教授着作良多,多发表于专业期刊、杂志和媒体。他的《均衡失业理论》为失业经济学的重要参考文献,并已翻译成多种语言。他关于欧元区和欧洲统合前景所发表的言论,也常见于报章媒体。
皮萨里德斯教授获选为计量学会、英国学院、雅典科学院、欧洲科学院及其他学术团体院士。同时也是美国经济学会终身荣誉会员,并且获得多所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和名誉教授职位。他于2011年获得塞浦路斯最高荣誉的大十字勋章,并于2013年获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封为爵士。
皮萨里德斯教授曾任2011年欧洲经济协会会长。于2000及2007年间,他为塞浦路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外部成员,该委员会负责为塞国引进欧元。他也是欧盟委员会、世界银行及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的顾问,就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提供谘询服务。
请按此浏览更多活动照片:
https://www.cpr.cuhk.edu.hk/tc/events_recap_detail.php?1=1&id=1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