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物理系夏克青教授获选为2010年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物理系系主任夏克青教授获美国物理学会推选为会士,以表扬他在瑞利—伯纳德湍流对流研究的杰出贡献,对现今物理学界的相关实验知识和理论影响深远。
夏克青教授为流体湍流领域的专家。湍流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对物体于流体和空气中的流动起重要作用,并且影响热能的传输。湍流热对流研究为近年备受关注的前沿科学课题,对许多复杂的自然现象具重要意义,如地球磁场对调、大气环流及海洋环流等。以地球磁场为例,它与人类生活及动物界息息相关— 船长依靠磁场导航,鸟类及其他动物凭感应磁场辨别方向,一旦磁场出现变化,将为生态及人类生活带来莫大影响。
夏教授对获授美国物理学会会士衔感到十分荣幸:「这是一项很高的荣誉,代表了国际同行对我们研究组及我本人多年来工作的认同。」
夏教授的研究阐明了湍流热对流中大尺度环流的起源及其与热羽流之间的关系,并解释驱动大尺度环流的动力学机制。这种环流与地幔及外地核的对流有不少相同之处。他亦率先测量了大尺度环流面的角向运动,并揭示其运动规律,发现大尺度环流反转的现象,与地磁场的反转具有类似的统计特性,为地球核心的湍流所产生的地磁场及地磁场调换提供了新知识。
夏教授的高普朗特数对流传热研究,对于解决湍流热对流领域中悬而未决的问题至为关键。他的热羽流统计行为研究,对瑞利—伯纳德湍流对流问题多所启发。他领导的小组在聚合物溶液研究中的发现,已成为验证多种理论模型的基准资料,也结束了该领域的一些长期争论。夏教授在国际着名期刊发表论文逾80篇,曾获邀在30多个国际及国内会议上演讲。他曾获多项奖誉,包括国家高等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裘槎基金会优秀科研者奖(2005/06),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9)。
美国物理学会成立于1899年,致力透过学术刊物、会议及教育推广活动弘扬物理学,在全球拥有逾四万六千名会员。该学会每年从全体会员中推选对物理学有重要贡献的会员为新会士,人数不超过其会员人数的千分之五;遴选程序非常严格,为国际物理学界其中一项崇高殊荣。
目前,中大共有六位教授获授美国物理学会会士衔,其他获此项殊荣的教授分别为博文讲座教授杨振宁教授(1957) 、副校长及物理学讲座教授杨纲凯教授(1999)、化学系系主任及伟伦化学讲座教授吴奇教授(1999)、物理系教授林海青教授(2003)及程淑姿教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