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合作研究改变全球肺腺癌治疗方向研究证实标靶药较有效治疗出现EML4-ALK基因异变的晚期肺腺癌病人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联手领导的研究发现,标靶药对治疗EML4-ALK基因异变的晚期肺腺癌病人,较传统化疗更为有效。由此,医学界在治疗肺腺癌时,除检查病人是否有EGFR异变外,也要测试有否EML4-ALK基因异变,从而决定该为病人处方适当标靶药还是传统化疗。这套根据人体基因资料而度身设计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为晚期肺癌治疗订立新方向。是项研究结果刚于最新一期《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
肺癌是全球头号致命癌症,每年约有160万人死于此病。本港每年约有4,000个肺癌新症,当中有7成为肺腺癌,其中包括不少女性及非吸烟人士。
医学界在2007年发现EML4-ALK基因异变是其中一引致肺腺癌的驱动基因,约占肺腺癌个案百分之三至五。中大医学院肿瘤学系莫树锦教授联同澳洲肿瘤学专家Dr. Benjamin Solomon在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进行一项全球性研究,将来自27个国家343名EML4-ALK基因异变的肺腺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标靶药或传统化疗。结果发现标靶药更为有效,病人的无恶化存活期超过十个月,较传统化疗高出五成,当中逾八成患者有一年存活率,而且副作用较低,大大减少癌病征状及患者不适,提升其生活质素。
|
标靶药 (172人) |
传统化疗 (171人) |
无恶化存活期 (中位数) |
10.9月 |
7.0月 |
有效率 |
74% |
45% |
一年存活率 |
84% |
79% |
中大医学院肿瘤学系李树芬医学基金肿瘤学教授莫树锦教授形容是次研究结果非常重要,将改变全球肺腺癌治疗方向。「从此医学界在治疗肺腺癌时,必须先为病人同时检查是否有EGFR及EML4-ALK这两种基因异变。如果有其中一种基因异变的话,处方标靶药将较传统化疗有效。」
莫树锦教授又指出,透过先检测患者的基因资料,掌握其致癌成因,从而度身设计治疗方案,如此「个体化」的疗程将为晚期肺癌患者提供更大希望。
此项发现,是莫树锦教授继2009年发现按EGFR基因异变选择肺腺癌的一线治疗后,另一在肺癌治疗上的重要里程碑。此两项突破性发现,不但将肺癌治疗『个体化』推进新阶段,更改变了全球医学界在肿瘤研究和治疗上的方向,奠定亚洲医学人员在国际上的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