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09年3月24日

中大率先于亚洲引入崭新消融技术治疗心律不整

2009年3月24日
分享
列印

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名誉临床助理教授冯永康医生(左)及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讲座教授兼心脏科主任余卓文教授

崭新的射频消融技术可治疗心律不整

心律不整是常见的心脏疾病,当中尤以心房纤维性颤动(心房纤颤)最为普遍。心房纤颤的病征是心室搏动过快及不规律,全球患者约有700万人,本港则约有1%人口受此疾病困扰。虽然心房纤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人士身上,但尤以长者的发病率最为普遍,本港65岁以上的人士中,估计约有7万人患有此症。心房纤颤会引致心悸、心衰竭和中风,患者需经常入院接受治疗,其死亡率亦较高。

传统治疗心房纤颤的方法多以药物为主,但成效并不理想,患者仍会受到病情及并发症的困扰,而药物亦会带来副作用,如甲状腺疾病和可致命的肺部并发症等。数年前,有医学研究发现心房纤颤是由肺静脉的电脉冲流向心脏所引致,若能阻截这个现象,便可消除甚或治愈心房纤颤。现时医生可导入细小的导管至心脏,发放定量的射频,以堵截电脉冲从肺静脉流到心脏。虽然此标准治疗方法安全可靠,惟它所使用的导管只有单一端头,以点对点方式发放射频,手术需要5-6小时才完成,其成功率亦只有约70%。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心脏科和心脑血管医学研究所余卓文教授及冯永康医生在亚洲率先引入崭新的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心律不整。这项新技术是一个重要突破,能快速、灵活及有效地治疗心房纤颤。此技术使用多个电极导管,能同时或分别发出射频至任何或所有电极。此外,医生只需调整导管的形状,便可启动(或关闭)个别电极。导管的设计亦适合进入肺静脉,能有效和安全地进行消融术。新技术使用较少能量,且首创让医生只需按钮便能准确地控制消融的深度。

自2008年11月首次引入此项技术起,已有12名患者先后在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接受此崭新疗法。相对以往的方法,新治疗方法平均所需的手术时间大大缩减了一半(约需2-3小时),超过80%的患者于术后三个月内,在没有服用药物的情况下,皆没有再次出现心房纤颤,可见崭新疗法更为优越。

是项研究显示,这项崭新的射频消融技术不但能大幅缩短手术时间,其成功率亦较高,有助缩短病人的轮候时间,令更多患者受惠,使他们能适时接受有效的治疗。



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名誉临床助理教授冯永康医生(左)及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讲座教授兼心脏科主任余卓文教授

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名誉临床助理教授冯永康医生(左)及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讲座教授兼心脏科主任余卓文教授

 

崭新的射频消融技术可治疗心律不整

崭新的射频消融技术可治疗心律不整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