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23年4月29日

中大創新發明榮獲2023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26個獎項

2023年4月29日
分享
列印

(左起)文志偉(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孫東教授(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湯啟宇教授(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沈秀媛教授(生物醫學學院)

強力可穿戴人造肌肉
蘇宇傑(左)、湯啟宇教授(中)、解迪生

ABarginase:治療多種肥胖相關代謝性疾病的首創新藥(中大與理大聯合發明)
沈秀媛教授(左)

超分子免疫組織化學及全器官 3D 顯影成像
下排︰黎曦明醫生(中)

早期語言發展預測技術
上排︰黃俊文教授

微生物宏基因組學多重疾病檢測
(左起)蘇奇博士、黃秀娟教授、陳家亮教授

RefluxChip -用於實時監察胃酸倒流的微型無電池無線偵測系統
(左起)張翀、趙偉仁教授、張立教授、陳啟楓教授

α-CsPbI3 納米晶體的簡易生產
下排︰黎曦明醫生(中)

用於微創腔內介入治療的磁性史萊姆機械人
(左起)陳啟楓教授、趙偉仁教授、張立教授、孫猛猛

飛秒投影納米打印機
上排︰陳世祈教授(左)、富鑫磊博士(右)
下排︰韓飛博士(左)、鍾秋園博士(右)

一種半自動經會陰前列腺活檢穿刺機器人系統
下排︰李崢教授(右二)

AR/VR 智能遙距復康及健身系統
劉采彥(左)、王曉怡(左二)、湯啟宇教授(右三)、石業華(右)

一種視覺引導的經鼻氣管插管機器人
郝若夷(左)、任洪亮教授(中)

應用於化妝品的新型可持續無機中空環保防曬因子
(左起)劉梁棟、魏濤教授、張童博士

同調-獨立貝氏分類器 (CIBer):一種新的金融科技工具
任尚智教授(中)

一種基於磁驅動膠囊內窺鏡的自動胃鏡檢查方法
(左起)李葉輝、李崢教授、孫藝崇

模組化足部驅動義肢工具系統
(左起)陳尚仁、劉達銘教授、趙婷婷

含鎂生物活性人工韌帶
(左起)許建坤教授、秦嶺教授、張昊智、容樹恒教授、王添欣醫生

基於回收玻璃製作的可規模化輻射製冷塗料
(左起)陳海鋒、陳淳教授、于鑫賢博士、肖璨

長新冠型腸道微生態風險檢測
(左起)蘇奇博士、黃秀娟教授、陳家亮教授

新型候選抗生素
上排︰楊小教授(左)

用於治療骨質疏鬆性骨缺損的新型可注射式支架
(左起)祝宇微博士、魏濤教授、許建坤教授

人工智能輔助術後膝關節假體鬆動檢測系統
徐振星教授(左三)、容樹恒教授(右三)

眼眶骨骨折自動檢測及三維重建系統
徐振星教授(左三)、莊金隆醫生(中)、容樹恒教授(右三)

基於無人機和人工智能的戶外建築資產檢測和信息管理數字化平台
下排︰陳本美教授(左二)、陳曦教授(右二)

全自動化室內無人機檢測和建模系統
下排︰陳本美教授(中)、陳曦教授(右)

一體化構建神經-血管-骨網絡的生物製劑
(左起)姚昊博士、代冰洋博士、李燁博士、祝宇微博士、魏濤教授、許建坤教授、秦嶺教授、黃文揚醫生、王添欣醫生、童文學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的科研項目於「2023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共獲得26個獎項,包括6個陪審團祝賀金獎、2個金獎、11個銀獎及7個銅獎,在這26項發明中,有兩個獲得特別獎︰國際發明聯盟協會(IFIA)獎和沙特阿拉伯代表團獎,再次在國際舞台展示中大卓越的研究及創新能力。

中大副校長岑美霞教授表示:「我為中大科研團隊的佳績感到十分鼓舞,是次揚威國際的傑出發明,足證中大的尖端科研實力,其中涵蓋醫療機械人、藥物研發、納米技術、人工智能等不同領域。我們將繼續支持學者追求創新研究,並把成果轉化應用,貢獻社會。」

是次獲獎項目彰顯了中大推動知識轉移的成果,成功把研究及創新轉化為具社會效益的產品。在26個獲獎項目中,當中有8個是中大於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研究中心與其他國際頂尖院校共同開發的研究成果;另有9個項目已經在大學支持下,由中大學者創立初創企業或社會企業,將研究成果商品化。中大定必繼續鼓勵師生透過研發嶄新技術,協助解決世界面臨的一系列問題。

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創新展覽,展出的發明均經過國際專家評判團評審。今年展覽一共展出多於1,000項來自40個國家及地區的發明。



(左起)文志偉(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孫東教授(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湯啟宇教授(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沈秀媛教授(生物醫學學院)

(左起)文志偉(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孫東教授(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湯啟宇教授(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沈秀媛教授(生物醫學學院)

 

強力可穿戴人造肌肉<br />
蘇宇傑(左)、湯啟宇教授(中)、解迪生

強力可穿戴人造肌肉
蘇宇傑(左)、湯啟宇教授(中)、解迪生

 

ABarginase:治療多種肥胖相關代謝性疾病的首創新藥(中大與理大聯合發明)<br />
沈秀媛教授(左)

ABarginase:治療多種肥胖相關代謝性疾病的首創新藥(中大與理大聯合發明)
沈秀媛教授(左)

 

超分子免疫組織化學及全器官 3D 顯影成像<br />
下排︰黎曦明醫生(中)

超分子免疫組織化學及全器官 3D 顯影成像
下排︰黎曦明醫生(中)

 

早期語言發展預測技術<br />
上排︰黃俊文教授

早期語言發展預測技術
上排︰黃俊文教授

 

微生物宏基因組學多重疾病檢測<br />
(左起)蘇奇博士、黃秀娟教授、陳家亮教授

微生物宏基因組學多重疾病檢測
(左起)蘇奇博士、黃秀娟教授、陳家亮教授

 

RefluxChip -用於實時監察胃酸倒流的微型無電池無線偵測系統<br />
(左起)張翀、趙偉仁教授、張立教授、陳啟楓教授

RefluxChip -用於實時監察胃酸倒流的微型無電池無線偵測系統
(左起)張翀、趙偉仁教授、張立教授、陳啟楓教授

 

α-CsPbI3 納米晶體的簡易生產<br />
下排︰黎曦明醫生(中)

α-CsPbI3 納米晶體的簡易生產
下排︰黎曦明醫生(中)

 

用於微創腔內介入治療的磁性史萊姆機械人<br />
(左起)陳啟楓教授、趙偉仁教授、張立教授、孫猛猛

用於微創腔內介入治療的磁性史萊姆機械人
(左起)陳啟楓教授、趙偉仁教授、張立教授、孫猛猛

 

飛秒投影納米打印機<br />
上排︰陳世祈教授(左)、富鑫磊博士(右)<br />
下排︰韓飛博士(左)、鍾秋園博士(右)

飛秒投影納米打印機
上排︰陳世祈教授(左)、富鑫磊博士(右)
下排︰韓飛博士(左)、鍾秋園博士(右)

 

一種半自動經會陰前列腺活檢穿刺機器人系統<br />
下排︰李崢教授(右二)

一種半自動經會陰前列腺活檢穿刺機器人系統
下排︰李崢教授(右二)

 

AR/VR 智能遙距復康及健身系統<br />
劉采彥(左)、王曉怡(左二)、湯啟宇教授(右三)、石業華(右)

AR/VR 智能遙距復康及健身系統
劉采彥(左)、王曉怡(左二)、湯啟宇教授(右三)、石業華(右)

 

一種視覺引導的經鼻氣管插管機器人<br />
郝若夷(左)、任洪亮教授(中)

一種視覺引導的經鼻氣管插管機器人
郝若夷(左)、任洪亮教授(中)

 

應用於化妝品的新型可持續無機中空環保防曬因子<br />
(左起)劉梁棟、魏濤教授、張童博士

應用於化妝品的新型可持續無機中空環保防曬因子
(左起)劉梁棟、魏濤教授、張童博士

 

同調-獨立貝氏分類器 (CIBer):一種新的金融科技工具<br />
任尚智教授(中)

同調-獨立貝氏分類器 (CIBer):一種新的金融科技工具
任尚智教授(中)

 

一種基於磁驅動膠囊內窺鏡的自動胃鏡檢查方法<br />
(左起)李葉輝、李崢教授、孫藝崇

一種基於磁驅動膠囊內窺鏡的自動胃鏡檢查方法
(左起)李葉輝、李崢教授、孫藝崇

 

模組化足部驅動義肢工具系統<br />
(左起)陳尚仁、劉達銘教授、趙婷婷

模組化足部驅動義肢工具系統
(左起)陳尚仁、劉達銘教授、趙婷婷

 

含鎂生物活性人工韌帶<br />
(左起)許建坤教授、秦嶺教授、張昊智、容樹恒教授、王添欣醫生

含鎂生物活性人工韌帶
(左起)許建坤教授、秦嶺教授、張昊智、容樹恒教授、王添欣醫生

 

基於回收玻璃製作的可規模化輻射製冷塗料<br />
(左起)陳海鋒、陳淳教授、于鑫賢博士、肖璨

基於回收玻璃製作的可規模化輻射製冷塗料
(左起)陳海鋒、陳淳教授、于鑫賢博士、肖璨

 

長新冠型腸道微生態風險檢測<br />
(左起)蘇奇博士、黃秀娟教授、陳家亮教授

長新冠型腸道微生態風險檢測
(左起)蘇奇博士、黃秀娟教授、陳家亮教授

 

新型候選抗生素<br />
上排︰楊小教授(左)

新型候選抗生素
上排︰楊小教授(左)

 

用於治療骨質疏鬆性骨缺損的新型可注射式支架<br />
(左起)祝宇微博士、魏濤教授、許建坤教授

用於治療骨質疏鬆性骨缺損的新型可注射式支架
(左起)祝宇微博士、魏濤教授、許建坤教授

 

人工智能輔助術後膝關節假體鬆動檢測系統<br />
徐振星教授(左三)、容樹恒教授(右三)

人工智能輔助術後膝關節假體鬆動檢測系統
徐振星教授(左三)、容樹恒教授(右三)

 

眼眶骨骨折自動檢測及三維重建系統<br />
徐振星教授(左三)、莊金隆醫生(中)、容樹恒教授(右三)

眼眶骨骨折自動檢測及三維重建系統
徐振星教授(左三)、莊金隆醫生(中)、容樹恒教授(右三)

 

基於無人機和人工智能的戶外建築資產檢測和信息管理數字化平台<br />
下排︰陳本美教授(左二)、陳曦教授(右二)

基於無人機和人工智能的戶外建築資產檢測和信息管理數字化平台
下排︰陳本美教授(左二)、陳曦教授(右二)

 

全自動化室內無人機檢測和建模系統<br />
下排︰陳本美教授(中)、陳曦教授(右)

全自動化室內無人機檢測和建模系統
下排︰陳本美教授(中)、陳曦教授(右)

 

一體化構建神經-血管-骨網絡的生物製劑<br />
(左起)姚昊博士、代冰洋博士、李燁博士、祝宇微博士、魏濤教授、許建坤教授、秦嶺教授、黃文揚醫生、王添欣醫生、童文學教授

一體化構建神經-血管-骨網絡的生物製劑
(左起)姚昊博士、代冰洋博士、李燁博士、祝宇微博士、魏濤教授、許建坤教授、秦嶺教授、黃文揚醫生、王添欣醫生、童文學教授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