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5年10月26日

中大开发语言及沟通障碍的评估和康复辅助技术 于「创新科技嘉年华」展出

2015年10月26日
分享
列印

(左起) 中大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邓慧兰教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罗家东先生及中大电子工程学系李丹教授展示多套听觉感知和语言能力的电脑辅助评估工具。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电子工程学系李丹教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李月裳教授与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邓慧兰教授进行跨学科合作,开发一系列针对儿童和成年人的听觉感知和语言能力的电脑辅助评估工具。该套工具专为中文语言环境(包括普通话和广东话)而设,可在临床听力测试、言语治疗和特殊儿童教育中推广使用,以改善评估及康复的效率和质量,长远令更多患者受益。 

言语是日常生活中的最重要的沟通方式。听觉、言语或语言能力的缺失所导致的沟通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参与正常的社交和社会生活。沟通障碍的种类很多:儿童学龄期间常见的有口吃、读写障碍、构音障碍、语言理解障碍、语言表达障碍和社交障碍等。这可能由不同的先天或后天性问题导致,包括听力障碍(耳聋)、发音或嗓音异常、自闭症、脑瘫及唇腭裂等。本港大约有百分之十的儿童有沟通障碍的问题。这可令儿童患者无法正常地接受教育,对个人及家庭都造成长远影响。 

在沟通障碍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评估是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评估的目的在于确定沟通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从而为每一个患者制定适合的康复计划。因此,设计科学化、严谨、而且实用的评估工具一直是沟通障碍研究中的主要课题。 

中大的跨学科研究团队最近开发了一系列针对儿童和成年人的听觉感知和语言能力的电脑辅助评估工具,包括两套评估软件:香港粤语声调辨识测验(CANTIT)及香港粤语口语双字词辨识测验(CANSWORT),还有「中文语法知识评估」的网上平台。用以及早判别沟通障碍的类型及程度,从而改善言语及语言治疗的成效。 

李丹教授表示:「随著电脑和资讯科技的高度普及,利用电脑多媒体界面和信号处理技术辅助听觉言语能力评估已成为趋势。电脑辅助工具不但能提升评估的可重复性,而且能有效控制评估过程,改善评估的真确性和可靠性,使评估变得方便容易,有助及早诊断。」 

在开发这技术时,研究团队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包括语言学、心理学、听力学、言语病理学、认知科学以及统计学等,并结合临床操作的经验和考虑。例如,针对粤语的言语感知能力评估需要特别考虑对声调的辨别能力,例如「大意、大衣;大师、大使」;为幼童设计的语言能力评估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实现;评估材料必须包括尽量多的语言语音变化,但同时也要避免评估过程过长,务求效率与严谨并重。 

这套评估工具适用于香港、澳门和中国大陆,小至学前幼童也适用。自2013年起,团队已利用中文语法知识评估工具,为20间幼稚园及小学,共2,092名儿童进行测试,日后将会再进一步普及,让更多患者受益。 

中大将于10月31日至11月8日参加由创新科技署于香港科学园举行的「创新科技嘉年华2015」。欢迎各界人士亲临中大摊位(编号:F35),试用上述评估工具,并感受一下听障人士日常生活的情况。 



(左起) 中大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邓慧兰教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罗家东先生及中大电子工程学系李丹教授展示多套听觉感知和语言能力的电脑辅助评估工具。

(左起) 中大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邓慧兰教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罗家东先生及中大电子工程学系李丹教授展示多套听觉感知和语言能力的电脑辅助评估工具。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