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敬文書院舉行風雩樓及恩玲樓命名典禮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敬文書院日前舉行風雩樓及恩玲樓命名典禮。為感謝佚名善長的慷慨捐款及朱氏家族對敬文書院發展的鼎力支持,敬文書院將其中兩座大樓分別冠名為「風雩樓」及「恩玲樓」,體現捐款對書院整體發展的重要貢獻,並進一步推動書院延續「修己澤人,儲才濟世」的教育理念。
命名典禮儀式邀得多位主禮嘉賓,包括中大前校長金耀基教授、前書院院監會主席朱恩餘博士的兩位女兒朱承菁女士及朱承欣女士、中大副校長(策略發展)及書院前院長陳偉儀教授、創院院長楊綱凱教授,以及書院院長王淑英教授。超過130位嘉賓蒞臨典禮,包括朱氏家族成員、捐款人、朱氏學人、院務委員、大學成員、書院導師、老師、敬文職員,以及家長和學生。
書院院長王淑英教授對捐款人慷慨支持全人教育和書院教育理念致以衷心感謝。她勉勵學生學習朱敬文博士和朱恩餘博士的精神,追求有意義的目標,並積極服務社區。就通識教育而言,王教授亦引用金耀基教授提出的思考問題:(1)知識高揚的時代,如何培育知識和德性兼美的人才?(2)知識越走向專門化,如何培育有專業知識又有通識全方位的「知識人」?(3)知識普世化的時代,如何能培養既有全球眼光又有對民族文化有所認識與體認的現代中國人?
命名風雩樓及恩玲樓
風雩樓為書院校園的中座。《論語.第十一.先進》記仲尼與弟子坐論修治之道,有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許之。後世以浴沂、風雩代表儒家理想。此名寓意書院為師生論道之地,其樂融融,境界高遠。有關名字的更多資料可參閱書院網站。
恩玲樓位於書院校園右座(從書院廣場方向望),原名為朱謝玲玲樓,是為了紀念已故朱恩餘博士的先室朱謝玲玲女士而命名。為了紀念於2023年11月逝世的朱恩餘博士,書院提議重新命名大樓為恩玲樓,以表彰朱氏伉儷的卓越貢獻。朱博士對教育的熱誠和樂善好施的美德將在書院中銘刻不忘。
啟動師友計劃及頒授獎學金和證書
同日,書院啟動新一年度的師友計劃及頒授2024–25年獎學金和證書。書院透過師友計劃成功促成20對導師和學生結為師友。王淑英教授衷心感謝各導師分享寶貴經驗,幫助學生規劃學術及未來職業道路,拓展視野,並豐富校園以外的社會經驗。
此外,王教授亦特別感謝獎學金捐款人的鼎力支持,使敬文書院學生能在不同領域追求學術卓越、連結社區及拓展海外交流。今年度,書院頒發超過135個獎學金及證書,以嘉許同學在上一學年成績優異、積極參與交流與外展活動,以及協助籌劃書院各項活動等方面的傑出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