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7年10月20日

中大文物馆「有凤来仪:湖北出土楚文化玉器」展览

2017年10月20日
分享
列印

展览于2017年10月21日至2018年2月25日举行,免费入场。

玉剑 战国早期 长33.6、宽5.1、厚0.5 厘米 1978 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全剑由五块玉以金属线連接固定而成。中部連接剑身和剑柄的透雕弧凸饰片背面有挂钩。玉剑用以作为身份的标志物,亦起点缀装饰的作用。

玉龍凤佩 战国早期 高9.5、宽7.2厘米 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由一块整白玉透雕成四节,每节间以椭圆环連接,可活动折卷。整器共透雕7龍、4凤、4虺。游丝线条幼细異常。体现了战国早期曾国高超的美学设计和玉雕工艺。此器出土于墓主腹部,器形与众佩不同。

玉羽人形佩 (M1:962) 战国 长13. 8、宽3.5、厚1 厘米 2002 年湖北枣阳九連墩1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玉羽人早在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葬中已有出土,反映时人对飞鸟的崇拜。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出土的玉神面,眼部或脸颊兩侧有或突出或上卷的翼狀饰,与本品亦相若。而拉长之吻部,则与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流行的兽面相類。此玉佩或为双面神人像,为人、鸟、虺、兽合体,代表其不同于凡人的神力。

玉透雕虺龍佩 (M2:476) 战国 长4.5、宽2.9、厚0.3 厘米 2002 年湖北枣阳九連墩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由四条虺龍以椭圆圈为中心相向或相对作S 形弯曲构成左右对称图案。

玉透雕对凤佩 (M2:487) 战国 长4.8、宽2.5、厚0.5 厘米 2002 年湖北枣阳九連墩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由兩只凤鸟以底部长方条为中心左右相对构成对称图案。造型似石家河文化之玉虎面。

玉三人立豕佩 (M2:481) 战国 长5.1、宽3、厚0.4 厘米 2002 年湖北枣阳九連墩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战国早、中期楚墓中曾見人拢手立于龍尾或人双手左右各擒一龍的玉佩,人物服饰或姿势皆可与本品相比照。所雕玉人或为神人或巫觋。寓意藉助龍、豕等动物,以沟通天地神靈,是动物精靈崇拜的体现。神人所著之长袍,作长方网格与长方光素方块相间,为中山狄人玉雕纹饰之风格。

玉龍凤合体佩 (M1:943) 战国 长6.8、宽2.9、厚0.3 厘米 2002 年湖北枣阳九連墩1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一首双身龍,龍尾卷曲成鸟首。

玉透雕龍凤佩 (M1:714) 战国 高2.6、长4.4、厚0.3 厘米 2002 年湖北枣阳九連墩1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器表兩面弧凸。整器作二凤首龍身作S 形卷曲相背造型,凤首高冠相連。兩侧附饰倒置之凤首。表面装饰阴刻网格纹或几何纹。若将此器倒置,则与湖北天门石家河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之虎面颇为類似。其间的关系,值得探讨。

「有凤来仪:湖北出土楚文化玉器」展览剪彩仪式。 左起: 中大文物馆馆长姚进庄教授、中大文物馆谘询委员会主席莫华钊先生、中大协理副校长王淑英教授、湖北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曾攀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宣传文体部处长伍俊先生、中大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梁元生教授,以及中大文物馆副馆长许晓东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文物馆将于2017年10月21日至2018年2月25日举办「有凤来仪:湖北出土楚文化玉器」展览。是次展览精选湖北出土的158件(套)曾国(郭家庙、曾侯乙)和楚国(山湾、姚家港、曹家港、九连墩)玉器,时代属两周至战国中晚期,所有展品均首次在内地以外展出,实属难得。展览费用全免,欢迎公众参观。

中大文物馆于今天(10月20日)举行了开幕典礼,主礼嘉宾包括湖北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曾攀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体部处长伍俊先生、中大协理副校长王淑英教授、中大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梁元生教授、中大文物馆谘询委员会主席莫华钊先生、中大文物馆馆长姚进庄教授,以及中大文物馆副馆长许晓东教授

楚国是西周初年封国之一。经历代楚君开疆拓土、励精图治,跻身「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盛极时,势力遍及南部大半个中国。随之而形成强大而独特的楚文化,于春秋、战国之时,不仅与中原文化南北抗衡,影响更及于长江下游之吴越、黄河下游之齐鲁,流风所及乃至于汉代,盛行长达八百余载。

九连墩为目前出土玉器数量最多的楚国墓葬,而郭家庙墓地于2015和2016年两度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是次展览正以战国中晚期九连墩玉器为中心,旨在探讨和展示楚文化中的玉器风格特征及其形成过程,以及与中原风格的曾国玉器之关系。展览首次依据展品的出土位置进行展陈及组合,有助参观人士了解楚国葬玉习俗及玉器的功能。

为配合展览,中大文物馆特意出版导览手册,并举办公开研讨会,邀请两岸三地的玉器专家分享研究心得。此外,中大文物馆将透过艺术体验工作坊,以剧场导赏结合艺术创作的形式,为公众带来崭新的参观体验,加深参加者对楚国文化玉器的认识。所有活动费用全免,唯名额有限,先到先得,额满即止。

有凤来仪:湖北出土楚文化玉器展览详情如下:

日期:

2017年10月21日至2018年02月25日

地点: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展厅II

开放时间:

 

星期一至三、五、六:上午10时至下午5时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下午1时至5时
逢星期四(公众假期除外)、圣诞、新年及农历新年假期休馆

查询电话:

3943-7416

附件:精选展品简介



展览于2017年10月21日至2018年2月25日举行,免费入场。

展览于2017年10月21日至2018年2月25日举行,免费入场。

 

玉剑
战国早期
长33.6、宽5.1、厚0.5 厘米
1978 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全剑由五块玉以金属线連接固定而成。中部連接剑身和剑柄的透雕弧凸饰片背面有挂钩。玉剑用以作为身份的标志物,亦起点缀装饰的作用。

玉剑 战国早期 长33.6、宽5.1、厚0.5 厘米 1978 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全剑由五块玉以金属线連接固定而成。中部連接剑身和剑柄的透雕弧凸饰片背面有挂钩。玉剑用以作为身份的标志物,亦起点缀装饰的作用。

 

玉龍凤佩
战国早期
高9.5、宽7.2厘米
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由一块整白玉透雕成四节,每节间以椭圆环連接,可活动折卷。整器共透雕7龍、4凤、4虺。游丝线条幼细異常。体现了战国早期曾国高超的美学设计和玉雕工艺。此器出土于墓主腹部,器形与众佩不同。

玉龍凤佩 战国早期 高9.5、宽7.2厘米 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由一块整白玉透雕成四节,每节间以椭圆环連接,可活动折卷。整器共透雕7龍、4凤、4虺。游丝线条幼细異常。体现了战国早期曾国高超的美学设计和玉雕工艺。此器出土于墓主腹部,器形与众佩不同。

 

玉羽人形佩 (M1:962)
战国
长13. 8、宽3.5、厚1 厘米
2002 年湖北枣阳九連墩1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玉羽人早在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葬中已有出土,反映时人对飞鸟的崇拜。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出土的玉神面,眼部或脸颊兩侧有或突出或上卷的翼狀饰,与本品亦相若。而拉长之吻部,则与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流行的兽面相類。此玉佩或为双面神人像,为人、鸟、虺、兽合体,代表其不同于凡人的神力。

玉羽人形佩 (M1:962) 战国 长13. 8、宽3.5、厚1 厘米 2002 年湖北枣阳九連墩1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玉羽人早在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葬中已有出土,反映时人对飞鸟的崇拜。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出土的玉神面,眼部或脸颊兩侧有或突出或上卷的翼狀饰,与本品亦相若。而拉长之吻部,则与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流行的兽面相類。此玉佩或为双面神人像,为人、鸟、虺、兽合体,代表其不同于凡人的神力。

 

玉透雕虺龍佩 (M2:476)
战国
长4.5、宽2.9、厚0.3 厘米
2002 年湖北枣阳九連墩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由四条虺龍以椭圆圈为中心相向或相对作S 形弯曲构成左右对称图案。

玉透雕虺龍佩 (M2:476) 战国 长4.5、宽2.9、厚0.3 厘米 2002 年湖北枣阳九連墩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由四条虺龍以椭圆圈为中心相向或相对作S 形弯曲构成左右对称图案。

 

玉透雕对凤佩 (M2:487)
战国
长4.8、宽2.5、厚0.5 厘米
2002 年湖北枣阳九連墩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由兩只凤鸟以底部长方条为中心左右相对构成对称图案。造型似石家河文化之玉虎面。

玉透雕对凤佩 (M2:487) 战国 长4.8、宽2.5、厚0.5 厘米 2002 年湖北枣阳九連墩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由兩只凤鸟以底部长方条为中心左右相对构成对称图案。造型似石家河文化之玉虎面。

 

玉三人立豕佩 (M2:481)
战国
长5.1、宽3、厚0.4 厘米
2002 年湖北枣阳九連墩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战国早、中期楚墓中曾見人拢手立于龍尾或人双手左右各擒一龍的玉佩,人物服饰或姿势皆可与本品相比照。所雕玉人或为神人或巫觋。寓意藉助龍、豕等动物,以沟通天地神靈,是动物精靈崇拜的体现。神人所著之长袍,作长方网格与长方光素方块相间,为中山狄人玉雕纹饰之风格。

玉三人立豕佩 (M2:481) 战国 长5.1、宽3、厚0.4 厘米 2002 年湖北枣阳九連墩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战国早、中期楚墓中曾見人拢手立于龍尾或人双手左右各擒一龍的玉佩,人物服饰或姿势皆可与本品相比照。所雕玉人或为神人或巫觋。寓意藉助龍、豕等动物,以沟通天地神靈,是动物精靈崇拜的体现。神人所著之长袍,作长方网格与长方光素方块相间,为中山狄人玉雕纹饰之风格。

 

玉龍凤合体佩 (M1:943)
战国
长6.8、宽2.9、厚0.3 厘米
2002 年湖北枣阳九連墩1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一首双身龍,龍尾卷曲成鸟首。

玉龍凤合体佩 (M1:943) 战国 长6.8、宽2.9、厚0.3 厘米 2002 年湖北枣阳九連墩1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一首双身龍,龍尾卷曲成鸟首。

 

玉透雕龍凤佩 (M1:714)
战国
高2.6、长4.4、厚0.3 厘米
2002 年湖北枣阳九連墩1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器表兩面弧凸。整器作二凤首龍身作S 形卷曲相背造型,凤首高冠相連。兩侧附饰倒置之凤首。表面装饰阴刻网格纹或几何纹。若将此器倒置,则与湖北天门石家河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之虎面颇为類似。其间的关系,值得探讨。

玉透雕龍凤佩 (M1:714) 战国 高2.6、长4.4、厚0.3 厘米 2002 年湖北枣阳九連墩1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器表兩面弧凸。整器作二凤首龍身作S 形卷曲相背造型,凤首高冠相連。兩侧附饰倒置之凤首。表面装饰阴刻网格纹或几何纹。若将此器倒置,则与湖北天门石家河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之虎面颇为類似。其间的关系,值得探讨。

 

「有凤来仪:湖北出土楚文化玉器」展览剪彩仪式。
左起: 中大文物馆馆长姚进庄教授、中大文物馆谘询委员会主席莫华钊先生、中大协理副校长王淑英教授、湖北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曾攀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宣传文体部处长伍俊先生、中大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梁元生教授,以及中大文物馆副馆长许晓东教授。

「有凤来仪:湖北出土楚文化玉器」展览剪彩仪式。 左起: 中大文物馆馆长姚进庄教授、中大文物馆谘询委员会主席莫华钊先生、中大协理副校长王淑英教授、湖北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曾攀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宣传文体部处长伍俊先生、中大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梁元生教授,以及中大文物馆副馆长许晓东教授。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