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中心

2021年7月19日

中大医学院研究指儿童睡眠窒息症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压的风险

2021年7月19日
分享
列印

中大医学院发表全球首个为期10年的儿童睡眠窒息症随访研究,评估儿童患阻塞性睡眠窒息症与他们长大后血压情况的关联。
(右起)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系主任李民瞻教授、临床专业顾问陈晶晶医生及研究助理教授欧俊廷博士

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成人和儿童均有机会患上。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发表全球首个为期10年的儿童睡眠窒息症随访研究,评估儿童患阻塞性睡眠窒息症与他们长大后血压情况的关联。研究结果指出,儿童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是成年后患高血压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病情达中度至严重程度的儿童,成年后患有高血压的风险是一般人的2.5倍,长远增加他们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机会。研究详情已发表于国际呼吸科顶尖医学期刊《Thorax》。

香港有5%学龄儿童罹患有阻塞性睡眠窒息症

「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是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患者的上呼吸道因为睡眠期间受阻,出现呼吸短暂停顿或半窒息情况。由于一晚可能出现多次呼吸停顿,令他们难以进入深层睡眠和得到足够休息。儿童患者普遍因为扁桃腺和腺样体胀大而导致呼吸道受阻。如没有接受适当治疗,患者会较容易出现心血管病、与代谢系统或神经行为相关的併发症。中大医学院过往有研究估算香港约有5%学龄儿童患有阻塞性睡眠窒息症。

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系主任李民瞻教授阐述:「儿童患上阻塞性睡眠窒息症虽然不罕见,但不容易被察觉。打鼻鼾、夜汗、睡眠时张开口呼吸都是常见的睡眠窒息症状,其他症状包括日间专注力不足、渴睡、过度活跃及行为问题。家长一般未必能够将以上行为联繫到睡眠窒息症,因此我们都呼吁家长如果发现子女出现相关症状,适宜寻求医生意见。我们亦建议儿科医生在日常诊症中多问及阻塞性睡眠窒息症的症状。」

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研究助理教授欧俊廷博士表示:「我们的血压跟随生理时钟而改变,睡眠期间血压会比清醒时低10%至15%。过往已经有研究显示,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患者,不论成人或儿童,相比健康人士有较高血压,特别是睡眠期间。儿童阶段出现较高血压会令他们长大后出现高血压的机会增加,影响心血管发展。因此我们需要为儿童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患者好好监控血压,以管理他们长期的心血管健康。」

全球首个研究检视儿童阻塞性睡眠窒息症对长大后的血压影响

中大医学院的儿科睡眠研究小组进行全球首个为期10年的儿童睡眠窒息症随访研究,评估儿童阻塞性睡眠窒息症与长大后血压情况的关联。团队曾于2003至2005年间进行一项儿童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流行病学研究,今次研究便邀请并跟进了当中的243个儿童,为他们进行「夜间多导睡眠电图检查」及24小时血压监测。参加者加入研究时平均年龄为9.8岁,随访期的平均年龄为20.2岁,两段时间相隔平均10.4年。以下为研究的主要发现:

研究基线

健康人士(98人)

打鼻鼾(49人)

轻度阻塞性睡眠窒息症(75人)

中度至严重阻塞性睡眠窒息症(21人)

随访发现高血压的相对风险(95%置信区间)

参照组

 

1.9(0.9 – 4.2)

1.5(0.7 – 3.0)

2.5(1.2-5.3)

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临床专业顾问陈晶晶医生表示:「我们的研究证实儿童患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是他们长大后患高血压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相比一般儿童,患此睡眠障碍的小朋友长大后有较高的血压,当中病情达中度至严重程度的儿童日后患上高血压的风险是一般人的2.5倍,长远会增加他们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机会。为儿童及早诊断及治疗睡眠窒息症,能够为他们减低相应的疾病风险。」

她补充:「研究团队将会为同一批研究对象进行18至20年的跟进,了解睡眠窒息症对健康的长期影响。」



中大医学院发表全球首个为期10年的儿童睡眠窒息症随访研究,评估儿童患阻塞性睡眠窒息症与他们长大后血压情况的关联。<br />
(右起)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系主任李民瞻教授、临床专业顾问陈晶晶医生及研究助理教授欧俊廷博士

中大医学院发表全球首个为期10年的儿童睡眠窒息症随访研究,评估儿童患阻塞性睡眠窒息症与他们长大后血压情况的关联。
(右起)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系主任李民瞻教授、临床专业顾问陈晶晶医生及研究助理教授欧俊廷博士

 

李民瞻教授解释,打鼻鼾、夜汗、睡眠时张开口呼吸都是常见的睡眠窒息症状,其他症状包括日间专注力不足、渴睡、过度活跃及行为问题。家长如发现子女出现相关症状,宜尽快寻求医生意见。

李民瞻教授解释,打鼻鼾、夜汗、睡眠时张开口呼吸都是常见的睡眠窒息症状,其他症状包括日间专注力不足、渴睡、过度活跃及行为问题。家长如发现子女出现相关症状,宜尽快寻求医生意见。

 

欧俊廷博士表示,诊断儿童睡眠窒息症是透过「夜间多导睡眠电图检查」进行,收集多项数据如脑电图、肌电图、心电图等以评估儿童出现睡眠呼吸障碍的情况。

欧俊廷博士表示,诊断儿童睡眠窒息症是透过「夜间多导睡眠电图检查」进行,收集多项数据如脑电图、肌电图、心电图等以评估儿童出现睡眠呼吸障碍的情况。

 

陈晶晶医生表示,团队将会为同一批研究对象进行18至20年的跟进,了解睡眠窒息症,对健康的长期影响。

陈晶晶医生表示,团队将会为同一批研究对象进行18至20年的跟进,了解睡眠窒息症,对健康的长期影响。

 

下载所有相片

中大医学院研究指儿童睡眠窒息症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压的风险

2021年7月19日

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成人和儿童均有机会患上。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发表全球首个为期10年的儿童睡眠窒息症随访研究,评估儿童患阻塞性睡眠窒息症与他们长大后血压情况的关联。研究结果指出,儿童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是成年后患高血压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病情达中度至严重程度的儿童,成年后患有高血压的风险是一般人的2.5倍,长远增加他们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机会。研究详情已发表于国际呼吸科顶尖医学期刊《Thorax》。

香港有5%学龄儿童罹患有阻塞性睡眠窒息症

「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是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患者的上呼吸道因为睡眠期间受阻,出现呼吸短暂停顿或半窒息情况。由于一晚可能出现多次呼吸停顿,令他们难以进入深层睡眠和得到足够休息。儿童患者普遍因为扁桃腺和腺样体胀大而导致呼吸道受阻。如没有接受适当治疗,患者会较容易出现心血管病、与代谢系统或神经行为相关的併发症。中大医学院过往有研究估算香港约有5%学龄儿童患有阻塞性睡眠窒息症。

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系主任李民瞻教授阐述:「儿童患上阻塞性睡眠窒息症虽然不罕见,但不容易被察觉。打鼻鼾、夜汗、睡眠时张开口呼吸都是常见的睡眠窒息症状,其他症状包括日间专注力不足、渴睡、过度活跃及行为问题。家长一般未必能够将以上行为联繫到睡眠窒息症,因此我们都呼吁家长如果发现子女出现相关症状,适宜寻求医生意见。我们亦建议儿科医生在日常诊症中多问及阻塞性睡眠窒息症的症状。」

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研究助理教授欧俊廷博士表示:「我们的血压跟随生理时钟而改变,睡眠期间血压会比清醒时低10%至15%。过往已经有研究显示,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患者,不论成人或儿童,相比健康人士有较高血压,特别是睡眠期间。儿童阶段出现较高血压会令他们长大后出现高血压的机会增加,影响心血管发展。因此我们需要为儿童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患者好好监控血压,以管理他们长期的心血管健康。」

全球首个研究检视儿童阻塞性睡眠窒息症对长大后的血压影响

中大医学院的儿科睡眠研究小组进行全球首个为期10年的儿童睡眠窒息症随访研究,评估儿童阻塞性睡眠窒息症与长大后血压情况的关联。团队曾于2003至2005年间进行一项儿童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流行病学研究,今次研究便邀请并跟进了当中的243个儿童,为他们进行「夜间多导睡眠电图检查」及24小时血压监测。参加者加入研究时平均年龄为9.8岁,随访期的平均年龄为20.2岁,两段时间相隔平均10.4年。以下为研究的主要发现:

研究基线

健康人士(98人)

打鼻鼾(49人)

轻度阻塞性睡眠窒息症(75人)

中度至严重阻塞性睡眠窒息症(21人)

随访发现高血压的相对风险(95%置信区间)

参照组

 

1.9(0.9 – 4.2)

1.5(0.7 – 3.0)

2.5(1.2-5.3)

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临床专业顾问陈晶晶医生表示:「我们的研究证实儿童患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是他们长大后患高血压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相比一般儿童,患此睡眠障碍的小朋友长大后有较高的血压,当中病情达中度至严重程度的儿童日后患上高血压的风险是一般人的2.5倍,长远会增加他们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机会。为儿童及早诊断及治疗睡眠窒息症,能够为他们减低相应的疾病风险。」

她补充:「研究团队将会为同一批研究对象进行18至20年的跟进,了解睡眠窒息症对健康的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