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23年5月11日

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11種與蝦敏感相關的致敏原 有助推動食物敏感精準診斷

2023年5月11日
分享
列印

中大醫學院與泰國瑪希敦大學及三美泰吞武里醫院合作研究,發現11種與蝦敏感相關的致敏原,將有助推動食物敏感精準診斷。
研究團隊成員包括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副研究員衛懿欣博士(左一)、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兒科教授梁廷勳教授(右二)及羅騰祥基金兒科教授黃永堅教授(右一)。

劉太的兒子Alvin在約三歲時進食海鮮後出現過敏症狀,自此與海鮮絕緣。在Alvin 15歲時,中大醫學院團隊利用分子測試診斷出他對貝類海產沒有過敏反應,代表他可以恢復進食帶子、蜆等貝類海產。

圖中顯示其中兩種蝦敏感測試方法,包括食物激發測試及血液特異性IgE檢測。

以致敏原為本進行血液特異性IgE檢測,可有助提高食物過敏診斷的準確性。圖中紅線位置指示出不同的致敏原。

貝殼類海產是最常見引致過敏的食物,當中以蝦為最普遍。常規的蝦敏感測試方法,包括致敏原皮刺測試和量度血液中特異性IgE濃度,這些檢測雖然方便,但診斷準確性仍有待改進,假陽性結果的比率可達八成。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與泰國瑪希敦大學(Mahidol University)及三美泰吞武里醫院(Samitivej Thonburi Hospital)合作研究,分析85個曾經出現蝦敏感的個案,利用他們的血清樣本測試出在大虎蝦中11種與蝦敏感相關的致敏原。團隊表示以致敏原為本進行血液特異性IgE檢測,將有助提高診斷的準確性。研究亦發現,即使同樣提取自大虎蝦,在香港與泰國人口中流行的主要蝦類致敏原卻存在差異,這可能與不同地區的飲食習慣及環境相關。此等發現將有助推動食物敏感精準診斷。研究詳情已在權威過敏科國際醫學期刊Allergy發表。

蝦敏感是本港最常見的食物過敏

蝦敏感是本港最常見的食物過敏。一項中大和歐亞多國的合作研究發現,本港對蝦敏感的小學生比率為1.05%。患者在進食蝦後,除了會出現皮膚和口腔的過敏反應外,亦可導致喘鳴、呼吸困難以至過敏性休克。

中大醫學院羅騰祥基金兒科教授黃永堅教授表示:「現時針對蝦敏感的診斷及治療仍然有限,其中的一大挑戰是分辨出『並發過敏』及『無症狀過敏』的患者。倘若可以鎖定致敏原進行精準診斷,就能夠對症下藥。」

確認11種蝦致敏原助進行精準診斷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過敏組聯同泰國曼谷瑪希敦大學(Mahidol University)及三美泰吞武里醫院(Samitivej Thonburi Hospital)團隊合作研究,分別在香港及泰國共招募了85位五年內曾至少兩次食用蝦後出現即時過敏反應的人士。基於早前中大研究發現華南地區的蝦敏感患者普遍對來自大虎蝦(斑節對蝦,Penaeus monodon)的蝦致敏原產生過敏反應,因此團隊提取大虎蝦的蝦類蛋白為兩地研究參加者進行血清過敏測試,最終成功確認11種與蝦敏感相關的致敏原(詳見附件表一),並發現新致敏原肝糖磷解酶 (Pen m 14)。他們亦觀察到兩地流行的蝦類致敏原存在差異。

中大醫學院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兒科教授梁廷勳教授表示:「此研究提供了全面而重要的蝦致敏原資訊,將有助建立一套精準的蝦敏感診斷方法。測試結果亦顯示香港與泰國流行的主要致敏原存在差異,這可能與飲食習慣及生活環境有關。此發現可為不同地域的蝦敏感患者管理帶來啟示。」

利用致敏原為本的血液特異性IgE檢測或可成黃金標準

團隊進一步分析11種蝦致敏原用於檢測香港及泰國兩個研究群組的靈敏度及特異性,找出最有助精準檢測的三種致敏原。(詳見附件表二)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副研究員衛懿欣博士總結:「現時常規皮刺測試和血液特異性IgE檢測僅利用貝殼類海產的提取物作測試,因準確度不足,故有不少食物過敏患者被當成蝦敏感的誤診個案。而『雙盲、安慰劑對照食物激發測試』雖然是現在診斷蝦敏感的黃金標準,但存在高風險、人手需求大和成本昂貴的問題。利用致敏原為本的血液特異性IgE檢測可以精準診斷蝦敏感,測試成本及風險亦較食物激發測試低,或可成為將來的蝦敏感檢測的黃金標準。」



中大醫學院與泰國瑪希敦大學及三美泰吞武里醫院合作研究,發現11種與蝦敏感相關的致敏原,將有助推動食物敏感精準診斷。<br />
研究團隊成員包括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副研究員衛懿欣博士(左一)、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兒科教授梁廷勳教授(右二)及羅騰祥基金兒科教授黃永堅教授(右一)。

中大醫學院與泰國瑪希敦大學及三美泰吞武里醫院合作研究,發現11種與蝦敏感相關的致敏原,將有助推動食物敏感精準診斷。
研究團隊成員包括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副研究員衛懿欣博士(左一)、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兒科教授梁廷勳教授(右二)及羅騰祥基金兒科教授黃永堅教授(右一)。

 

劉太的兒子Alvin在約三歲時進食海鮮後出現過敏症狀,自此與海鮮絕緣。在Alvin 15歲時,中大醫學院團隊利用分子測試診斷出他對貝類海產沒有過敏反應,代表他可以恢復進食帶子、蜆等貝類海產。

劉太的兒子Alvin在約三歲時進食海鮮後出現過敏症狀,自此與海鮮絕緣。在Alvin 15歲時,中大醫學院團隊利用分子測試診斷出他對貝類海產沒有過敏反應,代表他可以恢復進食帶子、蜆等貝類海產。

 

圖中顯示其中兩種蝦敏感測試方法,包括食物激發測試及血液特異性IgE檢測。

圖中顯示其中兩種蝦敏感測試方法,包括食物激發測試及血液特異性IgE檢測。

 

以致敏原為本進行血液特異性IgE檢測,可有助提高食物過敏診斷的準確性。圖中紅線位置指示出不同的致敏原。

以致敏原為本進行血液特異性IgE檢測,可有助提高食物過敏診斷的準確性。圖中紅線位置指示出不同的致敏原。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