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老年学研究所举办「赛马会龄活城市计划」网上公众论坛 ─ 信息流通•龄活耆年 共同探讨长者资讯交流及数码共融的重要性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赛马会老年学研究所于今天(8月28日)举行「赛马会龄活城市计划」网上公众论坛,以「信息流通•龄活耆年」为题,提供平台让政府、商界、社福界等持分者集思广益,透过专题演讲及讨论,与参加者一同探讨数码共融对提升长者生活质素的重要性,分享长者及年龄友善的智能通讯科技及应用资讯,协助他们与社区保持联縏,共建「龄活城市」。
香港赛马会慈善事务部主管(基金主导项目)梁淑仪女士于网上公众论坛致辞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对长者的健康及日常生活影响比较大,在疫情持续肆虐的情况下,资讯流通对长者尤为重要。『信息交流』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长者及年龄友善城市』八大范畴其中之一,感谢中文大学赛马会老年学研究所举办是次公众论坛,让各持分者与公众互相交流,探讨如何藉著数码共融,鼓励老友记与社会保持联系。」
在论坛上,中大赛马会老年学研究所所长胡令芳教授简介了「赛马会龄活城市计划」,并分享有关信息交流范畴的基线研究报告,和长者使用模拟预约政府门诊服务的调查结果。安老事务委员会主席林正财医生就「龄活信息交流服务」进行了主题演讲。在研讨环节中,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副政府资讯科技总监黄志光先生、香港科学园行政总裁黄克强先生、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教授兼大学创业中心主任陈双幸教授、医院管理局高级医疗信息经理冯起女士,以及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秀群松柏社区服务中心总主任(耆年服务)周华达先生与参加者分享数码共融及资讯科技的发展如何令长者的晚年生活更丰盛。
为应对人口老化带来的挑战及机遇,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自2015年起主导推行「赛马会龄活城市计划」,并联同本地四间大学的老年学研究单位在全港各区宣扬长者及年龄友善的文化,包括举办一系列公众论坛,探讨长者及年龄友善相关议题。此外,计划团队于全港十八区进行基线研究,以了解各区的「龄活」程度。研究透过9,780多份问卷及90个聚焦小组收集各区18岁以上人士的意见,结果发现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倡长者及年龄友善城市的八大范畴(室外空间和建筑、交通、房屋、社会参与、尊重和社会包容、公民参与和就业、信息交流以及社区与健康服务)当中,信息交流得分排第四位,反映出本地长者虽然可以透过长者中心、社区中心或公共屋邨的公告版等途径接收资讯,亦能有效地透过人与人之间的资讯分享作交流,但一些较少接触社区、不熟悉使用资讯科技的长者则较难以适时接收可靠的资讯。部分资讯发放形式的长者友善程度亦不高,如资讯的字体太小、广播的速度太快等。
有关赛马会龄活城市计划
为应对人口老化带来的挑战,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于2015年主导推行「赛马会龄活城市计划」,并联同本地四间老年学研究单位: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老年学研究所、香港大学秀圃老年研究中心、岭南大学亚太老年学研究中心,以及香港理工大学活龄学院,于全港18区提倡长者及年龄友善文化,希望透过与社区不同持分者共同努力,改变大众对「年老」的固有观念,让香港成为适合不同年龄人士生活的地方。
如欲了解更多「赛马会龄活城市计划」,请浏览www.jcafc.hk 或www.facebook.com/HKJCA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