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1年10月23日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四十周年暨馆友会三十周年庆典文物馆成立专项基金筹办教育外展计划

2011年10月23日
分享
列印

沈祖尧校长在中大文物馆四十周年暨馆友会三十周年庆祝晚宴上致辞

(左起)中大文物馆馆长林业强教授、中大文物馆创馆馆长兼中国文化研究所及艺术系利荣森中国文化讲座教授屈志仁教授、牛津大学中国艺术及考古学教授罗森爵士、中大校长沈祖尧教授、莫华钊先生、中大文物馆馆友会会长欧蔚琦女士和中大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信广来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文物馆举办了一连串的庆祝活动,欢庆该馆成立四十周年,及其馆友会成立三十周年。

四十年来,文物馆秉承大学的理念,透过学术交流、出版与展览,致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夙夜匪懈。三十年来,由各界热心人士组成的馆友会给予全力支持,殚心竭力。时至今天,文物馆已成为艺术史学家、收藏家、考古学家与文物爱好者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亦为一所以搜藏中国文物着称的大学博物馆,成绩斐然。

文物馆邀得由英国远道而来的牛津大学中国艺术及考古学教授罗森爵士(Professor Dame Jessica Rawson)主持「中国文化研究所莫庆尧学术讲座」,题目为「华夏与中亚–中国的异域文化–公元六至八世纪」,正式启动中大与英国牛津大学2011至12年的协作交流计划。讲座吸引二百多名来宾,讲场座无虚席,主办单位更不断加设座椅以应需要。罗森爵士博采北朝至唐代的文物例证,娓娓道来,由六世纪的北齐北周的石棺如何窥见异域文化的引进,直至八世纪的唐三彩又如何见证中外文化的融合,从而论证唐代的大都会文化风尚及其国际视野。

文物馆接着举行「造化心源:沐文堂藏中国雕塑」展览的开幕仪式,由中大校长沈祖尧教授亲自主持,又特别邀请罗森爵士主礼,展场宾客盈盈,好不热闹。丰富的展品是精选自沐文堂的珍藏,有近百件的中国历代雕塑,涵盖新石器时代以至元明清的玉、石、陶、木雕塑,当中以汉唐盛世陶俑、北朝至辽宋的佛教造像为重点。不同时代的雕塑作品,反映该时代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蕴涵着传统的接续承传及外来文化的冲击融合的丰富讯息,眼前展现的可说是一部简明的中国雕塑史。

在庆祝晚宴上,文物馆的赞助人、捐赠者、各方友好、馆友会会员与文物馆员工共聚一堂,欢宴庆典。配合着先前进行的筹款活动,当晚又举行了慈善拍卖,总共筹得三百多万港元,以成立专项基金。文物馆并将陆续进行多项教育和外展计划,包括透过学校和老师,加深儿童和青少年对中国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认识,也包括鼓励家庭、兴趣小组和社区中心等组织前来参观。同时,也强化馆方向来重视的导赏、讲座、工作坊、研讨会等活动,期望吸引不同年龄和阶层的参观者,从文物藏品和专题展览中探究中国的艺术和文化。

子曰:「四十而不惑」。中大文物馆展厅内外,高高悬挂着的是这副对联:「文化共弘扬,风雨同心经不惑;物华皆宝爱,古今慷慨有贤豪。」宝爱文物,弘扬文化,愿同道者,盍兴乎来!



沈祖尧校长在中大文物馆四十周年暨馆友会三十周年庆祝晚宴上致辞

沈祖尧校长在中大文物馆四十周年暨馆友会三十周年庆祝晚宴上致辞

 

(左起)中大文物馆馆长林业强教授、中大文物馆创馆馆长兼中国文化研究所及艺术系利荣森中国文化讲座教授屈志仁教授、牛津大学中国艺术及考古学教授罗森爵士、中大校长沈祖尧教授、莫华钊先生、中大文物馆馆友会会长欧蔚琦女士和中大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信广来教授

(左起)中大文物馆馆长林业强教授、中大文物馆创馆馆长兼中国文化研究所及艺术系利荣森中国文化讲座教授屈志仁教授、牛津大学中国艺术及考古学教授罗森爵士、中大校长沈祖尧教授、莫华钊先生、中大文物馆馆友会会长欧蔚琦女士和中大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信广来教授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