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07年3月30日

香港中文大学主办《海峡两岸经济发展论坛》三月三十日会议摘要

2007年3月30日
分享
列印

由香港中文大学主办,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发起的《海峡两岸经济发展论坛》于2007年3月30日至31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

大会主题报告
演讲人:蒋正华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主席、院士
    萧万长 中华经济研究院董事会董事长、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

蒋正华院士(亦担任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主席、院士)和萧万长先生分别作了《深化两岸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双赢》和《新思维开创两岸经济发展愿景》的大会主题报告。他们的演讲均回顾了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发展与现状,指出两岸经济合作从初期的“三来一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延伸到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台商投资的产业领域和投资地域选择不断拓宽,促进了两岸经济联系不断加强。针对两岸经济关系对于双方的影响,两位的演讲均认为,台湾在为大陆经济开放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使得台湾经济对大陆经济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两位讲者均认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下,海峡两岸建立经济合作的长效机制以及提升合作层次,清除影响两岸经贸发展的障碍,尽早实现两岸实现全面“三通”。

关于当前两岸经贸关系,蒋正华院士认为它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水准维度”上,即规模上的拓展与延伸,而在“垂直维度”上,即经济结构上的整合和互动还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此外,蒋正华院士还简明介绍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本情况,解释了该地区将在深化两岸经济关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萧万长先生在演讲中呼吁两岸政治“求同存异”、经济“互利共生”,以市场机制带动两岸经贸发展,建立协调机制,化竞争为合作,务实推动经贸关系正常化,并希望大陆应协助台湾融入各类区域经济组织。在谈到“两岸共同市场”时,萧万长先生认为香港可以扮演关键的角色,提出建立“台港自由贸易区”,使之发挥“两岸共同市场”的桥梁功能,以加速台、港、大陆经济的整合。

分会报告(I) 两岸经济与全球经济
主席: 李京文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柯承恩 台湾大学教授、台湾智库董事会董事
演讲人:萧代基 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
    王其文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于宗先 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经济企业研究所所长
    黄仁伟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高长  台湾东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

在下午以《两岸经济与全球经济》为主题的分报告会上,来自台湾和内地的五位讲者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萧代基分析了当前的台湾经济状况以及台商投资大陆对台湾经济的影响,并通过对主要产业在台湾和大陆的投资比较,否认台湾已经形成产业空洞化。此外,萧代基院长认为,台湾未来经济发展应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经济战略应当设定为,利用两岸经济互利合作的机会,壮大台湾经济的优势,提升台湾的产业竞争力。北京大学王其文教授做了中国大陆经济发展与两岸互动的主题发言,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经济的国际化、以及中国的教育、科技投入和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两岸经济互动作简单总结,指出尽管海峡两岸的经济互补性强、联系紧密,但至今的经济交流还处于不对称的状态。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于宗先的讲演认为大陆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台湾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扮演供应链的角色,也是世界经济不可或缺的一环,并特别指出两岸经济关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呈现出两岸贸易不平衡、投资关系单向的格局,并特别指出台湾在世界经济中的处境艰难,在东亚的地位日趋孤立,其竞争力也削弱,究其原因,可归于台湾当前政府为了政治利益而使得民间利益受到漠视。上海社会科学院黄仁伟副院长作了题为《人民币升值对两岸经济关系的影响》的发言,他认为人民币升值是未来五年影响两岸经济关系的核心因素,将对两岸之间的资本链条、产业的价值链条以及台湾内部的经济结构都产生影响。最后,台湾东华大学商学院院长高长教授做了题为《全球化潮流下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的演讲,主要讨论了两岸经济关系的历史演变以及台商投资大陆的策略变化,高长认为两岸经贸关系仍将发展,但是台湾经济当前正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强调两岸建立和谐的政治气氛以及强化互信基础对台湾经济的生存空间至关重要。

分会报告(I) 两岸的科技合作
主席: 韦钰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前教育部副部长
    李天任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校长
演讲人:林垂宙 中华南沙科技企业有限公司总裁
    刘燕华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史钦泰 台湾清华大学科技管理学院院长
    胡定吾 前台湾中华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垂宙以《台湾海峡两岸科技交流合作的关键时机》为题,指出94年开始的科技合作破冰,台湾到大陆的high-tech export 迅速增长,在制造和创新方面,大陆得到迅速发展。现在是两岸科技合作的最好时刻,两岸建立了竞争性能力,具有互补性,彼此有较深的了解,而国际环境提供新的机会,可在科技竞争中重新洗牌,且两岸在技术化、民主化和国际化方面都做出了努力并取得进步。但现在也是最坏的时刻:顽强的“分裂”主义,老大的“宗派”主义,综合的基础趋于脆弱,国际机会主义分化(美、日)。如何向前走?有三条路:(1)两岸双方都了解盲点;(2)双方鸣金歇鼓;(3)以同化异。

刘燕华在《关于两岸科技合作中的两个问题:中医药的研究》的演讲中提出海峡两岸在这方面可以做的工作,包括:解决东、西方文化交流合作的问题;解决中医语言不被西医接受的问题;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充实中医理论;及中医药制造工艺。共可以(1)联合制定课题,共同进行研究;(2)建立联合实验室;(3)以中医现代化较好的省为试点、然后进行推广;(4)产学研结合。在科学方法的研究(如地球科学方法、生物科学方法、中医药科学方法等)方面,用创新科学方法在两岸的合作方式:共同组织进行研究、归纳总结新的创新规律;组织适合不同类型人的教材;选择试点,进行集约式的培训,然后推广。

史钦泰的演讲题目为《展望两岸科技创新的机会》,他介绍了台湾经济结构的转型、经济与产业发展特色,政策与产业创新以及创新观念的转变等;分析了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开放、合作、多领域和全球化等方面,又指出新兴、科技和市场为事业开发创新的重点,两岸区域合作的优势和机会:(1)资源互补优势(2)掌握区域繁荣发展。

胡定吾的演讲题目为《台湾风险投资的经验及对大陆的启示》,他论述了台湾创投业的表现与贡献,创投业的主要发展历程及影响创投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投资环境的变迁、创投资金退出、渠道转变(如选择在香港上市)、法律规范不足、长期资金供应不足等。他指出大陆创投事业发展已具雏形,如上海;但仍存在运营、管理、资金以及法令限制等方面的问题;台湾可以给大陆提供的借鉴经验:台湾创投业发展带动了高科技发展,可带动大陆创投发展、海外学人及专业科技?投人才的培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