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08年11月20日

国际金融海啸对香港影响意见调查结果摘要

2008年11月20日
分享
列印

目前香港正受国际金融海啸问题的困扰,不少市民感受到资产价值下跌、倒闭风潮、经济不景、失业率上升的压力。究竟市民如何看国际金融海啸对香港以至个人投资和生活的影响?他们又怎样评估未来香港的经济前景?对特区政府处理国际金融海啸有否信心?如何评价中央政府推出的振兴经济方案对香港可能出现的帮助?针对这些问题,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属下的社会与政治发展研究中心特别进行了一项电话调查,询问市民的相关意见。调查于二零零八年十一月十四日至十九日进行,共成功访问了1,002位18岁或以上的市民,回应率为51.2%。以1,002个样本数推算,将可信度(confidence level)设于95%,百份比的抽样误差约在正或负3.10%以内。调查结果摘要如下:

(一)金融海啸对香港和市民的影响。首先,在国际金融海啸对香港的负面影响上,高达79.9%的受访者表示「很大」,18.1%认为「有些」影响,只有0.8%表示「没有」影响(见表一)。换言之,市民一面倒地认为目前的国际金融海啸对香港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调查结果又发现,只有26.6%的受访者表示国际金融海啸没有对他们的个人投资造成负面影响,表示「有些」及「很大」负面影响的百分比分别有41.5%及23.3%(见表二)。至于对个人生活质素的负面影响方面,表示「没有」的占32.2%,回答「有些」及「很大」负面影响的百分比分别有52.8%及14.7%(见表二)。可见,这次国际金融海啸不论对香港整体社会还是个人(包括投资或生活质素方面)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很少市民能够幸免。

(二)金融海啸对失业和减薪的影响。附表三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4.5%的在职受访者表示现时「不担心」自己会失业,但表示「有些担心」及「很担心」的亦分别有34.4%和10.0%。若将这次调查结果和过去本研究所曾进行的相关调查相比,我们发现,这次调查中表示「不担心」失业的受访在职人士的百分比较2002年12月的调查(当时为「沙士」前夕,香港已陷入通缩、失业率高企的困境)为高,并接近1998年6月的调查,可见市民现时对失业的担忧,颇类似当年香港经历亚洲金融风暴之初经济开始出现不景时的状况。此外,有45.1%的在职受访者表示现时「不担心」减薪或收入下降,但表示「有些担心」及「很担心」的分别有35.6%和18.0%,说明在职市民担心减薪或收入下降的百分比较忧虑失业为高。对比2002年12月的调查,目前担心减薪或收入下降的在职市民比率明显较「沙士」前夕时为低。至于对家人失业及减薪的忧虑,有52.1%的受访者表示「有些担心」或「很担心」家人会失业,而表示「有些担心」或「很担心」家人减薪或收入下降的也有57.8%,两项比率均低于「沙士」前夕时的相关百分比(见附表三)。此外,从表四可见,主观社会阶层认同越低者,担忧自己会失业或减薪的百分比也越高;同样情况也出现于对家人失业及减薪的忧虑,即主观社会阶层认同越高者,不担忧家人失业或减薪的百分比也越低(见附表四)。

(三)对未来经济前景的看法。对于香港未来三年经济前景的展望,市民的看法较为悲观,表示不乐观的有40.3%,表示普通的有35.9%,而表示乐观的则只有22.1%。对比上月份同类调查,对香港未来三年经济前景不乐观的百分比下跌了4.5个百分点,表示乐观的百分比上升了5个百分点(见附表五)。当进一步被问及对本港四大经济支柱(即金融、贸易、物流和旅游)的未来发展的信心时,较多受访者表示「普通」(49.9%),认为「信心不大」的有29.8%,而表示「信心大」的只有15.4%(见附表五)。

(四)对香港对抗金融海啸的信心。面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海啸的冲击,有26.3%的受访者对香港目前金融制度的稳健性表示「信心大」,50.6%表示信心一般,表示「信心不大」的只有18.2%(见附表六),反映现时市民对香港金融制度的稳健性仍有一定的信心,但较上月的调查仍有所下降。在特区政府能否成功带领香港抵御国际金融海啸的信心方面,有31.6%的受访者表示信心不大,表示信心只属一般的有47.8%,而表示信心大的只有18.3%(见附表六)。当那些表示信心不大的受访者被追问原因时,最多受访者提及的是「国际市场问题,特区政府无能为力」(34.4%),其次是「政府管治不善」(25.9%)(见附表六)。可见,市民多倾向认为现时国际金融海啸问题主要来自外来因素,非特区政府能独力解决。此外,在特区政府(包括金管局)处理国际金融海啸的表现方面,57.1%的受访者表示普通,而表示不满意和满意的分别有25.4%和14.0%。与上月的调查比较,有关的满意比率明显下跌(见附表六)。

(五)对特区政府稳定经济措施的意见。为了抵御国际金融海啸、稳定经济,特区政府最近推出了连串经济措施(如动用外汇储备保证全数银行存款、为中小企提供信贷保证、斥资推动旅游业和展览业等),调查结果发现,有35.1%的受访市民表示有关措施对稳定香港经济的作用不大,而表示「帮助大」的只有15.0%(见附表七)。调查又列举了一些纾缓国际金融海啸对香港冲击的建议措施,结果显示,最多受访者选择的是「拨更多资源或创造更多职位帮助失业人士」(28.2%)、「加大力度协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24.6%)、「加快开展十大基建项目」(15.4%)和「改善金融监督机制以巩固金融中心地位」(13.1%)等(见附表七)。

(六)对中央政府振兴经济方案能否帮助香港的意见。中央政府已经推出了四万亿人民币振兴经济方案,有27.7%的受访市民表示有关方案对香港经济发展帮助不大,表示「普通」的有50.0%,而表示「帮助大」的有17.1%(见附表八)。当被问及这个振兴经济方案的背景下,是否赞成政府调拨资源主动帮助港人到内地寻找发展机遇时,调查结果反映市民的意见颇为分歧,赞成与不赞成的百分比分别有33.6%和29.7%,而表示「一半半」的亦有33.4%(见附表八)。与此同时,有接近一半的受访市民(48.7%)赞成特区政府应主动请求中央政府推出措施支持香港的经济发展,不赞成的只有23.6%(见附表八)。此外,当被问及在中央政府、香港特区政府、立法会、政党、商界等一系列选项中,那一方最能推动香港经济发展和增强竞争力时,最多受访者指出的是「中央政府」(39.7%),然后是「香港特区政府」(25.5%)和「商界」(21.0%)(见附表八)。简言之,面对国际金融海啸的冲击,市民对中央政府的援手普遍有所期待,也较倾向认为中央政府最能帮助香港经济克服挑战。

(七)对内地与香港经济关系的意见。对于香港的经济发展应否与内地加强融合,绝大多数的受访市民(84.8%)持肯定态度,持否定意见的只有3%(见附表九)。有关结果显示,在国际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市民一面倒地认为加强香港经济与内地的融合是不容回避的出路。

总括而言,对于现时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市民普遍认为已对香港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而有关的影响也同时波及他们个人的投资和生活质素。更值得注意的是,分别有近半数和超过半数的受访在职人士有些担心或很担心自己失业和减薪,而忧虑家人失业和减薪的受访市民的相关比例更高,当中低下阶层的处境明显更差。事实上,市民对香港未来经济前景颇为悲观,对特区政府能成功带领香港抵御国际金融海啸的信心也只属一般,原因是他们多了解到这场金融风暴是国际市场问题,特区政府能着力的空间有限。虽然如此,市民仍希望特区政府多拨资源和创造更多职位帮助失业人士、加大力度协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和加快开展十大基建项目。另一方面,市民对中央政府推出的四万亿人民币振兴经济方案能否帮助香港多持中间观望态度,但近半数赞成特区政府应主动请求中央政府推出措施支持香港的经济发展,也较倾向认为中央政府最能帮助香港经济克服挑战,并且一面倒地认为加强与内地的融合是香港经济不容回避的出路。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社会与政治发展研究中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