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09年12月3日

四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今天于中大主持院士讲座系列

2009年12月3日
分享
列印

左起:张运院士、孙九林院士、卢世璧院士、中大副校长黄乃正教授、李德仁院士,以及石立英女士

访问团参观中大校园及多个研究设施。右图为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林珲教授(左)向孙九林院士介绍卫星遥感地面接收站

孙九林院士在中大主持院士讲座系列

李德仁院士在中大主持院士讲座系列

卢世璧院士在中大主持院士讲座系列

张运院士在中大主持院士讲座系列

中大校长刘遵义教授(右六)接待中国工程院代表团

卢世璧院士(左五)在中大医学院主持院士讲座系列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今年再度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访校计划,邀请了孙九林院士、李德仁院士、卢世璧院士及张运院士于本周二起一连四天访问中大,以增进认识,并促进日后的合作。访问团一行十二人,成员还包括中国工程院副秘书长石立英女士、国际合作局处长田琦先生,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成员等。

访问团到访多个中大的研究设施,了解最新的科研发展,包括卫星遥感地面接收站、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电子工程学系、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等,并与中大各相关学系的学者交流学术意见。

此外,四位院士于今天(12月3日)主持了院士讲座系列,与中大师生及社会各界分享真知灼见。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的孙九林院士是着名的资源学家,在资讯科学技术于农业、资源环境领域上的应用研究成就卓越。他以「科学数据共享及科研信息化环境构建」为讲题,介绍挖掘科学资料重要价值的途径,以及国家近十年发展资讯化环境的成效和面对的问题。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院士是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同时亦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以「论新地理资讯时代」为讲题,分析新地理资讯时代的典型特征及面对的挑战,包括地理数据组织无序、服务安全、信息爆炸、共享隐私和产权等问题,并从标准、规划、法律、技术和应用等方面探讨积极的应对策略。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的卢世璧院士是首个在国内开展人工关节的临床应用及神经伤系列研究的骨科专家。他以「紧密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为题,阐释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或临床转化科学(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 )这个在二十一世纪国际生物医学领域出现的新概念如何缩短从实验到临床阶段的时间,从而快速提高医护和治疗工作的质素。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山东大学副校长张运院士从动物模型、分子机制、检测技术和治疗方法四方面,发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张院士为国际上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力衰竭的权威,首创以多普勒超声定量诊断瓣膜性和先天性心脏病,并建立动脉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力学模型和多种动物模型,阐明了斑块易损的炎症机制。

中大于去年首次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访校计划,邀请多位院士在其学科领域上进行演讲,令中大师生获益良多。这项计划有助加强中大与中国工程院的学术交流,巩固不同研究领域的联系,并进一步提升大学的学术和研究水平。同时,透过探讨相关科学领域的发展趋势,中大期望促进两地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为推动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左起:张运院士、孙九林院士、卢世璧院士、中大副校长黄乃正教授、李德仁院士,以及石立英女士

左起:张运院士、孙九林院士、卢世璧院士、中大副校长黄乃正教授、李德仁院士,以及石立英女士

 

 

访问团参观中大校园及多个研究设施。右图为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林珲教授(左)向孙九林院士介绍卫星遥感地面接收站

访问团参观中大校园及多个研究设施。右图为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林珲教授(左)向孙九林院士介绍卫星遥感地面接收站

 

孙九林院士在中大主持院士讲座系列

孙九林院士在中大主持院士讲座系列

 

李德仁院士在中大主持院士讲座系列

李德仁院士在中大主持院士讲座系列

 

卢世璧院士在中大主持院士讲座系列

卢世璧院士在中大主持院士讲座系列

 

张运院士在中大主持院士讲座系列

张运院士在中大主持院士讲座系列

 

中大校长刘遵义教授(右六)接待中国工程院代表团

中大校长刘遵义教授(右六)接待中国工程院代表团

 

卢世璧院士(左五)在中大医学院主持院士讲座系列

卢世璧院士(左五)在中大医学院主持院士讲座系列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