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2年3月22日

中大I‧CARE「博群花节」第三回白先勇教授谈永远的青春梦全场座无虚席

2012年3月22日
分享
列印

白先勇教授分享他「永远的青春梦」。

白先勇教授讲座吸引约七百名师生听讲,全场爆满。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昨日(3月21日)举行I‧CARE「博群花节」中第三回博群大讲堂,邀得着名台湾旅美作家白先勇教授以「永远的青春梦」为题,与中大师生分享贯穿他一生的青春梦二重奏──首部份是他年青时代创办《现代文学》的青春梦,第二部份是晚年大力推动昆曲的青春梦。讲座反应热烈,吸引约七百名师生听讲,全场爆满,不少学生更席地而坐,把讲堂挤得水泄不通。三场由文化与艺术界殿堂人物──李欧梵教授、许鞍华导演、白先勇教授主讲的博群大讲堂已圆满完成,以他们不一样的故事及智慧,润泽了1,800名观众的心灵。 

白教授于1960年与好友创办《现代文学》,为台湾文坛新辟一片不设门户、打破藩篱的青园地,以供才气勃发的青年作家在此恣意耕耘,尽兴开垦,成为台湾六十年代最有影响力之文学杂志。近年,自幼热爱昆曲的白教授致力抢救这项绝学,自2004年起投入昆曲经典《牡丹亭》的制作演出,矢志将这项融文学、舞蹈、音乐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推广弘扬至年青一代。白教授分享他如何利用现代手法制作青春版《牡丹亭》,把全剧的意境发挥得淋漓尽致,使百戏之祖声威重振,青春再现。青春版《牡丹亭》迄今已在世界各地演出逾200场,令年青一代燃起了昆曲热。

白先勇教授先后于重庆、南京、上海、香港和台湾定居。1961年于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赴美深造,毕业后任教于加洲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1994年退休,近年积极推广昆曲文化。白先勇教授的父亲白崇禧是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父亲威武如此,他小时却染上肺病,过着隔离、飘泊的生活。他说:「写作是希望将人类心灵中无言的痛苦转化成文字。」他笔下的《孽子》和《寂寞的十七岁》,留下青春的隽永。从密西根湖边来到中大山头,白先勇在博群大讲堂中,与大家一起寻找永远的青春梦。 

「博群花节」压轴节目──「博群花节园游会」 

三月春暖花开,中大校园景致怡人,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也是毕业班同学披上学士袍与老师同学拍照道别的时候。I‧CARE「博群花节」是中大首个文化盛会,在校园杜鹃花盛开的三月,举办了三场博群大讲堂,丰盛众人的文化艺术生活。 

「博群花节」的压轴节目──大学首个汇聚音乐、诗歌、朗诵、书法的文化盛宴「博群花节园游会」,将于3月29日在繁花拥簇的崇基学院未圆湖隆重上演,更邀得潘迪华女士任花节音乐总监及献唱,特别嘉宾林一峰先生亦会前来演唱,庆祝同学的大学生活,也为讲座系列画上圆满句号。 

博群大讲堂简介 

中大成立I‧CARE博群计划,提倡「博思明志,群育新民」的理念,鼓励同学在老师的协助下,走进社群,亲身体会香港、内地和世界不同地区的社会问题,并深入探索和讨论,从而找出解决办法。博群大讲堂是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透过邀请杰出讲者与中大师生切磋思想、砥砺人生,致力培养学生的公民美德和参与精神,为改变世界带来新意念和新动力。

请按此浏览更多活动照片:
https://www.cpr.cuhk.edu.hk/tc/events_recap_detail.php?1=1&id=56&s=



白先勇教授分享他「永远的青春梦」。

白先勇教授分享他「永远的青春梦」。

 

白先勇教授讲座吸引约七百名师生听讲,全场爆满。

白先勇教授讲座吸引约七百名师生听讲,全场爆满。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