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香港亚太研究所香港市民对社会和谐的态度意见调查2008
为了理解市民对创建和谐社会的观点,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与香港亚太研究所先后于2006年2月及2008年4月进行了两次民意调查,从四方面暸解市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四方面包括:香港社会和谐的整体状况、影响香港社会和谐的因素、达致社会和谐的方法和政府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现。
2008年的调查于4月21日至28日进行,以电话随机抽样的方式,成功访问了1,003名18岁或以上的香港市民,成功回应率为49.0%。以1,003个样本数推论,将可信度(confidence level)设于95%,推论百分比变项时最大可能抽样误差为正或负3.09%以内。这次调查的结果摘要如下:
(一)对香港社会和谐的整体评估。有37.5%的受访者认同香港是一个和谐社会,不认同的只有20.3%,前者较后者高出17.2%。若以平均分计算,受访者对香港社会和谐的整体评估分数为3.18,超过中位数(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5分代表非常同意,中位数是3分)。不过,值得留意的是,有41.4%的受访者持中间(一半半)立场(表一)。与2006年的调查结果比较,不认同香港是个和谐社会的受访者下降了2.0个百分点,表示认同者亦轻微下降0.3个百分点,而持中间立场者则上升2.0个百分点。
(二)香港市民对影响香港社会和谐因素的评估。表二显示,与2006年时的情况一样,2008年的调查中最多受访者认为严重/非常严重影响香港社会和谐的因素是穷人与有钱人之间的矛盾(61.9%)。受访者认为严重/非常严重地影响香港社会和谐的第二重要因素是市民与大财团之间的矛盾,48.4%的受访者持此立场。这数字较2006年时下降了1.9个百分点。与2006年时不同,「家庭纠纷、家庭成员缺乏互助互爱」取代了「政治纷争」成为第三重要因素,持此立场的受访者占44.1%,比2006年时的40.4%上升了3.7个百分点。在过去两年,家庭纠纷及悲剧在传媒的报道中时有所闻,此问题确实值得政府关注。在2008年的调查中,觉得「政治纷争」严重/非常严重影响香港社会和谐的受访者占38.5%,比2006年时的49.2%大幅下降了10.7个百分点,其重要性亦下降至第四位。可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在过去两年较少受政治纷争困扰,这可能与曾荫权政府的管治能力有关。重要性排行第五的是「社会缺乏包容、歧视弱势社群」,有36.9%的受访者认为这因素严重/非常严重影响香港社会的和谐,与2006年相比,数字稍微下降了1.3个百分点。至于其余两项因素,即「雇员与雇主间之矛盾」和「市民与政府间之矛盾」,分别有33.2%和31%的受访者认为是严重/非常严重地影响香港社会和谐,排名分别为六及七位。在各项影响香港社会和谐的因素中,最重要的首两项与社会财富差距拉阔有关,第三、五两项则反映弱势社群的困境。政府在制定社会政策时,对这些现象宜倍加留意。
(三)香港市民对达致社会和谐方法的态度。表三显示,如2006年时一样,在2008年的调查中,市民认为维持良好的社会制度有助达致社会和谐。最多市民认同「维持廉洁和公正的政府」(92.2%)及「维护良好法制、保障个人自由和财产」(88.3%)可促进社会和谐。相关的平均分高达4.22分和4.06分(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5分代表非常同意,中位数是3分)。其他较得到受访者认同的方法还包括「发展经济、创造就业」(84.5%)、「保障劳工权益」(82.4%)、「提倡多元价值、尊重其他民族文化」(80.1%)、「促进公平竞争、防止垄断」(78.3%)、「照顾低下阶层利益」(75.1%),与及「加强家庭凝聚力」(73.4%),认同比率都在七成以上。至于推动民主政治则相对较少受访者认同,只有49.4%。
(四)香港市民对政府促进社会和谐表现的评价。从表四可以看到,在特区政府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现上,若以10分为最好,5分为合格,0分为最差,较遭受访者肯定的领域依次是「维持廉洁和公正的政府」(6.65分)、「维护良好法制、保障个人自由和财产」(6.48分)、「提倡多元价值、尊重其他民族文化」(5.66分)及「发展经济、创造就业」(5.64分)。这首四项排名与2006年时一样,而两次调查的所得分数亦相若。在「加强家庭凝聚力」(5.12分)、「保障劳工权益」(5.08分)及「照顾低下阶层利益」(5.03分)三方面,政府的得分刚在5分以上,成绩强差人意。在「促进公平竞争、防止垄断」(4.91分)及「推动民主政治」(4.84分)两方面,受访者更认为政府的表现不及格,低于5分。与2006年时一样,2008年的调查显示,市民认为政府在维持良好社会制度及促进经济发展的工作表现较佳,但在保障低下层及劳工权益以至加强家庭凝聚力的表现则较为普通。这与上述受访者认为影响香港社会和谐的负面因素主要是贫富矛盾和社会分化遥相呼应,特区政府宜倍加留意及尽力跟进。
(五)香港市民对不同社会发展路向及激进手法的态度。今年的调查加入了两条新的问题,分别询问受访者对不同社会发展路向及以激进手法要求政府回应的看法。在社会发展路向的问题上,有60.2%受访者认为社会和谐最重要,认同经济发展的只有25.8%,认同民主自由的则更少,只得11.1%(表五)。至于受访者对用激烈手法要求政府回应诉求的看法是,只有21.4%同意及非常同意,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的却有57.0%(表六)。表七显示,认同社会和谐发展路向的受访者赞成用激进手法要求政府回应诉求的只有18.0%,但同意经济发展及民主自由路向的受访者则分别有24.7%及31.5%。这样看来,营造社会和谐的发展路向的共识,可减少市民以激烈方式来解决社会矛盾,尤其是官民矛盾。
结论
总括而言,一般市民觉得,香港社会大致是和谐的。和2006年时一样,2008年的调查发现,财富集中仍然是影响社会和谐的最主要因素。在2006年时排名第三的政治纷争,其影响力大幅下降10.7个百分点,反映在过去两年,政治纷争已有所减少。较多市民认为,维持良好社会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及提倡多元价值、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这些因素,对达致和谐社会较为重要,而特区政府在这些方面的表现都令较多市民感到满意。不少市民觉得,促进公平竞争、防止垄断,照顾低下阶层利益,以及加强家庭凝聚力这三项因素都有助达致社会和谐,但在这三方面给予政府工作的评分却只在合格分数(5分)左右,这个发现对政府日后的施政方针具一定参考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来香港社会及市民都重视经济发展及民主自由这些价值,传统的社会和谐观念却少有在社会论述之中得到重视。可是,在这次的调查中发现,市民在三者的取舍之下,竟然大部分(60.2%)选择社会和谐,而其余两种社会发展路向却只得25.8%(经济发展)及11.1%(民主自由)的支持,这结果与一般社会舆论颇不一致。更值得注意的是,愈支持民主自由取向的市民,有愈大的机会采取较激烈手法要求政府回应他们的诉求;愈支持社会和谐取向的市民,有愈少的机会采取较激烈手法要求政府回应诉求。当然,从民意调查中反映的社会发展路向的选取,亦是一种社会价值的选择,但整体社会及意见领袖亦有责任讨论这种选择对香港的整体影响,尤其是对社会上弱势社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