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2年8月21日

中大生走进社会 就当前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研究经费由I‧CARE博群计划资助

2012年8月21日
分享
列印

中大社会及公民参与督导委员会成员兼建筑学院院长何培斌教授(左一)、中大社会及公民参与督导委员会秘书、学生事务处处长梁汝照先生(右二)、中大领袖培育课程副主任梁启智博士(右一)与优秀研究项目之学生合照。

何培斌教授(左一)与优秀研究项目之学生合照。

心理学系本科生马悦君探讨香港残障儿童之家长所面对的压力。

社会工作学系博士研究生刘莹研究最低工资条例对内地新移民妇女家庭关系的影响。

社会学系本科生黄妙贤、黄欣怡、冯佩珊分析本土艺术团体推动公民社会的个案。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自去年成立I‧CARE博群计划以来,一直多方位培育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及贡献社会的心志,让他们在毕业后仍继续关心社会需要,运用其专业知识于社会及公民服务上。由学生主导的社会及公民研究,是计划的主要支援项目之一,鼓励学生探讨本地、内地及海外的社会问题或现象,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2011-12年度,博群计划共收到逾40份研究项目的申请,经评审后共有14个项目获拨款支持,全部已于本年5月完成。研究题材相当广泛且紧贴社会脉搏,包括最低工资、劏房问题、少数族裔生活、贫富悬殊、青少年文化及创意空间等,参与的学生亦来自不同学院。 

博群计划支援的研究项目皆由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自发策划及主导,且不计学分,让学生可在课堂以外研究他们感兴趣的社会课题。学生须于研究后提交详细报告,总结研究结果及提出合适建议,最后或会提交予相关的政府部门或机构参考。每项研究最高可获拨款港币24,000元以资助所需支出。中大社会及公民参与督导委员会成员侯杰泰教授、何培斌教授连同另外两名博群研究和调查评审委员──社会工作学系陈季康教授及社会学系李劲华博士,对14个获拨款的研究项目作精细的评审,根据探索问题的深度、对社会的影响、可行的解决方案、创意、成本效益等准则,选出三份最优秀的项目,颁发奖状及奖学金予有关学生以示嘉许。 

中大社会及公民参与督导委员会成员兼副校长侯杰泰教授表示:「I‧CARE博群计划希望透过鼓励学生对有兴趣的社会问题或现象进行研究,培养他们的公民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创意,让他们学以致用,勇于尝试解决社会问题,达致全人发展。」委员会成员兼建筑学院院长何培斌教授补充:「从学生提交的研究项目中,可看到学生对当前社会问题的关注,除了基本的文献研究,他们亦走进社会,亲身访问新移民、发问卷到中小学、自费住进劏房等。我们希望这只是一个开始,学生们会继续关注及研究各种社会问题。」 

心理学系二年级生马悦君患有肌肉萎缩症,这是一种严重而终生的神经肌肉疾病,患者会逐步失去活动能力,目前仍未有医治方法。她的研究项目是有关香港残障儿童之家长所面对的压力。马悦君表示:「由于身体上的残障,我日常生活极需依赖妈妈的照顾。我很感恩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庭,虽然妈妈是一位乐观的人,然而我深切体会到照顾残障子女对家长的身心所带来的庞大压力。因此我希望我的研究能透过探索这些家长所面对的压力及其他心理因素,找出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的方法。我很感谢I‧CARE计划协助我完成这个研究,我期望将来可更深入研究如何促进这些家长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素,以及残障子女和家长之间的关系。」 

马悦君以问卷形式访问了131名残障儿童之家长,发现感到自己被社会赋予连带负面标签的家长,其心理压力愈大;而社会对他们的支援可减低负面标签的影响,从而减轻他们的压力。可见这些家长不但要应付照顾子女日常生活的压力,还要面对大众对其子女及其本身的负面标签所带来的压力。马悦君认为社会应从新的角度思考消除歧视的问题,并多方面对他们提供更多支援。 

另一个优秀研究项目由三位由内地来港深造的硕士及博士生发起,探讨最低工资条例对内地新移民妇女的影响。透过本地社会服务机构的介绍,他们与11位内地新移民妇女作深入访谈,了解其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以及对最低工资政策的主观认识。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条例的实行,不仅没有显着增加新移民妇女的收入,切实创造有利于她们就业的条件,反而随之而来的物价上涨导致其家庭矛盾增加,夫妻、亲子冲突加剧。 

社会学系硕士二年级生陈曦表示:「我与两位合作同学皆是内地生,特别关注内地来港新移民的生活情况。新移民妇女普遍低学历、内地工作经历亦不被认可,因此我们估计最低工资对她们的影响可能比一般群体显着。」社会工作学系硕士二年级生刘莹表示:「这是一次宝贵的经验,促使我们关注社会现象和问题,并转化为实际行动。我们建议政府完善就业配套支援服务,如儿童托管、职业培训等,使新移民妇女可以自我增值。」 

四位社会学系本科生则十分关注本港的艺术发展,以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艺术团体如何把艺术带进社区,并探讨他们所遇到的困难。他们深入访问了三个不同类型的本土艺术团体及观察其艺术创作过程及演出,并对艺术工作者、参与者及社区市民的反应作观察及访谈。研究结果反映本港艺术团体面对资源不足、场地不足等困难。 

社会学系一年级生冯佩珊表示:「大学生不应活在象牙塔中,只顾埋首图书馆钻研知识,脱离社会。是次研究机会让我走进社会,亲身与艺术家接触以了解艺术圈子生态。他们以实际行动去追寻理想,克服现实的困难,他们的努力促进了社区互动及公民社会的发展。我们希望政府能够简化申请资助的程序,让艺术团体有更多时间及精力推动艺术发展,提升社会的公民意识及文化素质。」

ICARE博群计划简介 

中大成立I‧CARE博群计划,提倡「博思明志,群育新民」的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本港、内地及世界各地的社会及公民服务,促进全人发展。I‧CARE博群计划由「社会及公民参与督导委员会」领导,是一个全面而整合的计划,涵盖五大范畴,分别为:社会服务计划及学生主导的社会及公民研究;非牟利团体实习计划;推广社企及企业社会责任;博群大讲堂、研讨会及工作坊;以及促进学生精神健康计划。



中大社会及公民参与督导委员会成员兼建筑学院院长何培斌教授(左一)、中大社会及公民参与督导委员会秘书、学生事务处处长梁汝照先生(右二)、中大领袖培育课程副主任梁启智博士(右一)与优秀研究项目之学生合照。

中大社会及公民参与督导委员会成员兼建筑学院院长何培斌教授(左一)、中大社会及公民参与督导委员会秘书、学生事务处处长梁汝照先生(右二)、中大领袖培育课程副主任梁启智博士(右一)与优秀研究项目之学生合照。

 

何培斌教授(左一)与优秀研究项目之学生合照。

何培斌教授(左一)与优秀研究项目之学生合照。

 

心理学系本科生马悦君探讨香港残障儿童之家长所面对的压力。

心理学系本科生马悦君探讨香港残障儿童之家长所面对的压力。

 

社会工作学系博士研究生刘莹研究最低工资条例对内地新移民妇女家庭关系的影响。

社会工作学系博士研究生刘莹研究最低工资条例对内地新移民妇女家庭关系的影响。

 

社会学系本科生黄妙贤、黄欣怡、冯佩珊分析本土艺术团体推动公民社会的个案。

社会学系本科生黄妙贤、黄欣怡、冯佩珊分析本土艺术团体推动公民社会的个案。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