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赛马会龄活城市计划」公众论坛-推动长者及年龄友善的社区与健康服务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赛马会老年学研究所上周五(11月10日)假康本国际学术园举行「赛马会龄活城市计划」公众论坛,透过讲者的分享和讨论,让公众人士一同探讨香港长者及年龄友善的社区与健康服务。
为回应人口老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于2015年起推行「赛马会龄活城市计划」,透过由下而上、地区为本的模式,与社区不同持份者共同努力,将香港建构成一个长者及年龄友善城市。是次论坛为计划下第二个公开论坛。
香港赛马会慈善及社区事务执行总监张亮先生表示: 「马会一直都相当重视长者的生活质素,希望透过一系列预防性为主的支援服务,鼓励长者实践积极晚年。马会很高兴可以促成这个论坛,让政府、医护卫生界及社福界等持份者共聚一堂,互相交流,一同提升长者及年龄友善程度。」
在计划下,马会委托四间本地大学的老年学研究单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世卫)提倡长者及年龄友善城市的八大范畴 (室外空间和建筑、交通、房屋、社会参与、尊重和社会包容、公民参与和就业、信息交流以及社区与健康服务 ),于全港八个先导地区(沙田、大埔、中西区、湾仔、离岛、荃湾、九龙城及观塘)进行首阶段的基线研究,以了解香港的长者及年龄友善程度。中大赛马会老年学研究所所长胡令芳教授于论坛上分享关于社区与健康服务的研究结果。研究透过4,200多份问卷及40个聚焦小组收集18岁以上人士的意见,结果发现社区与健康服务是长者及年龄友善八大范畴中得分最低的其中一个范畴。整体而言,受访者对「长者医疗券计划」的设立感到满意,并认为社会现时有提供不同的社区支援及医疗服务,但对于服务的质素、轮候时间、费用,以及普通科门诊电话预约系统的使用,相信仍有改善的空间。
胡令芳教授表示:「随着人口老化及长者寿命增加,香港长者健康护理的焦点,应由治疗非传染性疾病,扩展至针对老年综合症的主动及预防性护理服务。服务需要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以达致世卫所提倡的提升内在能力、促进长者健康的目标。世卫以生命历程的概念阐述健康老龄化,正好反映有效的社区与健康服务能延缓长者衰老的速度,令他们可以持续在社区生活,同时减低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此外,安老事务委员会主席林正财医生及中大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院长杨永强教授,分别就长者及年龄友善的安老服务和健康服务进行主题演讲。
论坛设有主题研讨环节,胡令芳教授与一众来自政府、学术界和医护界的嘉宾、长者和照顾者代表,以及现场超过500名参加者共同探讨如何以医社合作的模式为市民大众提供适切的基层医疗服务。
除主题演讲和研讨环节外,大会当日亦于演讲厅外设立展览及活动摊位,介绍「赛马会龄活城市计划」、长者及年龄友善概念,以及其他城市在推行长者及年龄友善的社区与健康服务计划的经验,并提供有关长者自我健康管理的资讯。
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老年学研究所
为应付香港人口老化所带来的挑战,并让香港成为国际首屈一指的长者及年龄友善城市,中大于2014年成立中大赛马会老年学研究所,并获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资助研究所的经费。研究所将凝聚不同领域中有关老年化的科研人员及项目,透过研究、政策建议、社区服务及知识转移,以推动及实践全面的优质高龄化策略。
有关赛马会龄活城市计划
为应对人口老化带来的挑战,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拨款港币1.9亿港元,于2015年主导推行为期五年半的「赛马会龄活城市计划」,并联同本地四间老年学研究单位:中大赛马会老年学研究所、香港大学秀圃老年研究中心、岭南大学亚太老年学研究中心,以及香港理工大学活龄学院,于全港18区提倡长者及年龄友善文化,希望透过与社区不同持份者共同努力,改变大众对「年老」的固有观念,让香港成为适合不同年龄人士生活的地方。
「龄活」包含灵活、积极的意思。马会希望透过计划,于社会推动年龄友善的风气、建立地区可以持续提升长者及年龄友善程度的框架,并加深公众对长者及年龄友善城市的认识。计划推展至今,已为全港各区进行基线研究调查,并联同区议会制定为期三年的行动方案,其中计划的八个先导地区已经加入或正讨论申请加入世卫的「全球长者及年龄友善城市及社区网络」,并已拨款予超过33个地区团体,根据基线研究结果推行一系列的地区计划,以针对性地提升各区的长者及年龄友善程度,惠及逾30,000人。
赛马会龄活城市计划网页: http://www.jcafc.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