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中国考古艺术研究计划讲座系列2022(十二):凤凰来仪——贵州遵义高坪杨氏土司墓地出土文物浅识

分享
列印

遵义高坪土司墓地出土金镶宝五凤冠正面

日期:

2022年12月30日

时间:

下午4:00-5:30

地点:

Zoom网上直播

讲者:

周必素 女士(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讲者简历:

周必素,1969年11月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199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先后就职于遵义市杨粲墓博物馆、遵义市文化局、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2年4月至今任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宋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和边疆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宋元明考古、土司考古及研究工作,参与和主持过的田野项目有遵义海龙囤遗址、新蒲土司墓地、高坪土司墓地、雷水堰土司墓地、皇坟嘴土司墓地发掘等。其中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发掘分别荣获2014年全国「六大」、「十大」考古新发现奖,中国西南土司遗存的调查和发掘入选2015年上海世界考古论坛评出的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奖,贵州遵义播州杨氏土司遗存(海龙屯遗址、新蒲土司墓地、杨辉墓及墓祠遗址)发掘荣获2016年「中国田野考古奖一等奖」,贵州遵义海龙屯城址及播州杨氏土司墓群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贵州遵义市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考古发掘与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有《播州杨氏土司遗存的发现与研究》和《牧司一方—播州杨氏土司墓葬管窥》等学术论文和专著发表。

报名:

登记网上讲座:请按此处(必须报名参加,成功报名人士将收到电邮确认及网上直播连结)

查询:

rpcaa@cuhk.edu.hk / 3943-7417 / 3943-9544

讲座摘要:

土司制度,源于秦汉以来的羁縻之治,是一种既笼络又控制、松弛有度的管理措施。羁縻之治到唐宋时期发展成羁縻制度,元代发展成土司制度,表明中央对边疆管理的逐渐加强。中国土司制度主要推行于元、明、清时期中国西南、西北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土司」由中央政权委任当地族群首领担任,有与中央职官体系对应的职级,对中央履行一定义务,有世袭其职、世守其土、世有其兵、世掌其民等主要特徵。

贵州遵义播州杨氏土司,是该时期地方土司家族的代表,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土司墓地,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中高坪土司墓地的一座五室墓,出土了丰富精美的金银玉器,是对土司制度及其文化探讨的重要素材。

备注:

语言:普通话

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中国考古艺术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