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证实以鼻纸条采集鼻液样本检测新冠肺炎安全、简易及准确度高 适用于不同年龄层 提倡广泛使用以达更佳疫情监测效果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的研究队伍最近提出以鼻纸条采集鼻液样本,作为一种崭新及准确度高的新型冠状病毒采样方法。研究团队以鼻纸条采集了大概40位年龄介乎6至74岁新冠肺炎住院病人的鼻腔上皮细胞分泌 (鼻液),并将这些样本的检测结果,与鼻咽和咽喉拭子或深喉唾液两类标准采样方法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发现,鼻纸条测试的准确度与标准的采样方法相若,甚至比深喉唾液样本表现更加优胜,此情况于儿童个案中更为显著。此外,鼻纸条采集的鼻液样本存放室温72小时后,状态仍然稳定。以上结果显示,因着其传播病毒风险较低的特质,加上不同年龄人士也容易掌握有关采集技巧,鼻纸条测试可适用于不同年龄层,达到更佳的疫情监测效果。研究详情已于期刊Journal of Infection发表。
标准采样方法存在疾病传播风险 样本质素亦见参差
本港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突破7,000宗。标准采样方法包括鼻咽或咽喉拭子,但此方法必须由经过训练的人士负责进行,过程亦容易引发受检测者打喷嚏和咳嗽,令身处附近的人士承担感染风险。
深喉唾液是另一种标准采样方法,虽然可由受检测者自行采样,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助理教授陈晶晶医生解释:「深喉唾液的采样方法对幼童和长者来说十分复杂,他们较难提供相关样本,所提供的样本质素亦非常参差,因而降低了测试的准确度。假如要利用深喉唾液采样来监测社区疫情,效果并不理想。」
有见及此,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提出以鼻纸条收集鼻液样本,作为一种崭新的新冠肺炎采样方法,并评估此方法在儿童以至成人个案的表现。研究人员招募了38名来自威尔斯亲王医院的新冠肺炎病人,包括有病征和没有病征的个案,当中20位为成年病人(22至74岁),其余18位为儿童或青少年病人(6至17岁)。
鼻纸条测试的准确度与标准方法相若 于儿童个案的表现比深喉唾液样本更优胜
研究人员预备了切成指定尺寸的鼻纸条,让病人采集鼻腔上皮细胞分泌 (鼻液),并于24小时内再采集同批病人的鼻咽和咽喉拭子样本或深喉唾液样本,继而进行比较。另外,医护人员在病人进行鼻纸条采样前,采集了病人的13个鼻拭子配对样本,以进一步评估鼻纸条测试的检测表现。所有样本亦进行「即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测试,检测病毒RNA的份量。
研究结果如下:
- 鼻纸条采样方法与鼻咽和咽喉拭子检测结果一致的比率达95.2%,显示两者准确度相若。
- 鼻纸条与深喉唾液检测结果一致的比率只有68.2%。在7个不一致的样本中,有6个深喉唾液样本显示为对新冠病毒呈阴性反应,但鼻纸条测试则成功揪出感染个案;这些深喉唾液样本中,有4个来自儿童病人。
- 鼻纸条采集样本的Ct值与鼻拭子样本的Ct值,没有明显分别,反映透过两种样本检测出的病毒量相若。
- 研究人员将6名病人的鼻纸条采集样本进行稳定性测试,结果存放在室温72小时后,仍可检测到样本内的病毒RNA。
是次研究的第一作者、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助理教授陈韵怡博士表示:「将鼻纸条贴在鼻黏膜上,能够令纸条均匀地吸收鼻液,有助提升鼻纸条测试于采样检测的表现,亦能稳定样本质素。由于儿童和长者接受深喉唾液测试的准确度较低,我们相信鼻纸条测试将为这两类人士提供更好的病毒检测效果。」
与鼻咽和咽喉拭子比较,以鼻纸条采集鼻液样本过程简易,引致的刺激和不适较轻微,较少机会引起打喷嚏和咳嗽,大大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教授林鸿生教授总结:「除考虑到准确度及较低传播病毒风险外,鼻纸条采集的样本能于室温保持稳定,或可容许样本等候多于一日的时间才被送抵实验室进行化验。以上结果均表明,鼻纸条测试对监测社区疫情有重要作用,尤其对于较难用标准方法采样的一群,例如幼童和长者。」
研究详情刚在Journal of Infection发表,可参考:https://doi.org/10.1016/j.jinf.2020.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