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8年12月4日

逾千人观赏校园版《牡丹亭》–京港联合汇演中大校友与内地演员精湛演出 展现昆曲之美

2018年12月4日
分享
列印

在〈游园〉一折中,中大校友张静文(右)饰演杜丽娘,邹焯茵(左)饰演春香。

中大校友袁学慧在〈寻梦〉一折饰演杜丽娘,这段接近半小时的独脚戏,被公认是整套《牡丹亭》难度最高的段落之一。

演员的唱腔和身段需互相配合,并要掌握舞台的节奏,让观众感受昆曲之美。

整场汇演全长约三小时,场景、服装以至化妆都一丝不苟。

汇演由中大博文讲座教授白先勇教授(中)亲自策划。参与演出的演员及乐师有三十多人,包括中大校友,以及北京大学和北京十多所高校的学生。

演出吸引逾千名观众入场,全场爆满。

白先勇教授主讲两场昆曲讲座,合共吸引逾八百人入场。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与北京大学(北大)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星期日(12月2日)在中大邵逸夫堂举行校园版《牡丹亭》– 京港联合汇演。是次演出由中大博文讲座教授白先勇教授亲自策划,并有三名中大校友参与演出,广受中大师生校友以及公众人士欢迎,逾一千四百人入场观赏,全场爆满,不少是年轻观众,成功推广和传承昆曲文化。

是次联合汇演是庆祝中大成立五十五周年及北京大学成立一百二十周年的庆祝活动,并希望向年轻人推广和承传中国传统文化。三名中大校友袁学慧、张静文及邹焯茵,联同北京大学及十多所北京高校的年轻演员,在大约三小时的演出中,以熟稔的技巧,配合现场的奏乐,展现出昆曲优美、活力及创新的一面。

「白先勇说昆曲」讲座

此外,白先勇教授在上星期于中大主讲两场关于昆曲的讲座,主题分别为「『昆曲进校园』运动及其文化意义」,以及「昆曲新美学—传统与现代:以青春版《牡丹亭》及新版《玉簪记》为例」,共吸引逾八百人听讲。

白教授在讲座中分享了过去十多年策划及制作青春版及校园版《牡丹亭》、新版《玉簪记》的经验,探讨传统的昆曲美学如何在现代舞台上继续发光发亮、昆曲该如何创新以吸引新一代观众等美学与文化的问题,以及将昆曲带进校园的文化意义。

请按此浏览更多活动照片:
https://www.cpr.cuhk.edu.hk/tc/events_recap_detail.php?id=295&t=校园版-牡丹亭-京港联合汇演&s=



在〈游园〉一折中,中大校友张静文(右)饰演杜丽娘,邹焯茵(左)饰演春香。

在〈游园〉一折中,中大校友张静文(右)饰演杜丽娘,邹焯茵(左)饰演春香。

 

中大校友袁学慧在〈寻梦〉一折饰演杜丽娘,这段接近半小时的独脚戏,被公认是整套《牡丹亭》难度最高的段落之一。

中大校友袁学慧在〈寻梦〉一折饰演杜丽娘,这段接近半小时的独脚戏,被公认是整套《牡丹亭》难度最高的段落之一。

 

演员的唱腔和身段需互相配合,并要掌握舞台的节奏,让观众感受昆曲之美。

演员的唱腔和身段需互相配合,并要掌握舞台的节奏,让观众感受昆曲之美。

 

整场汇演全长约三小时,场景、服装以至化妆都一丝不苟。

整场汇演全长约三小时,场景、服装以至化妆都一丝不苟。

 

汇演由中大博文讲座教授白先勇教授(中)亲自策划。参与演出的演员及乐师有三十多人,包括中大校友,以及北京大学和北京十多所高校的学生。

汇演由中大博文讲座教授白先勇教授(中)亲自策划。参与演出的演员及乐师有三十多人,包括中大校友,以及北京大学和北京十多所高校的学生。

 

演出吸引逾千名观众入场,全场爆满。

演出吸引逾千名观众入场,全场爆满。

 

白先勇教授主讲两场昆曲讲座,合共吸引逾八百人入场。

白先勇教授主讲两场昆曲讲座,合共吸引逾八百人入场。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