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6年4月26日

「港人的环保减碳行为与健康」研究结果发布

2016年4月26日
分享
列印

CCOUC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长陈英凝教授(左)、副研究员王沭欣博士(中)和 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副讲师刘思达先生在中文大学赛马会气候变化博物馆。

CCOUC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长陈英凝教授(中)、副研究员王沭欣博士(左)和 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副讲师刘思达先生在中文大学赛马会气候变化博物馆记者会上。

香港中文大学CCOUC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最近一项大型全港研究发现,

  • 年龄越大的人,经常实行环保减碳并且有益健康的行为的比例越高,这跟较多年轻人实行环保生活习惯的一般印象刚好相反;
  • 男性和单身人士经常实行这些减碳行为的比例也较低。

调查显示减碳政策和推广的成效各异

为了解部分具健康协同效益的减低碳排放行为在本地社区中实行的情况,CCOUC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开展名为「港人的环保减碳行为与健康」的首项同类研究,并于2016年1月到2月间进行了一次全港电话调查,按年龄、性别和分区人口比例,随机抽样访问1,017位15岁或以上能操广东话的本地居民。 

研究发现,减少包装及购物袋是较多受访者每天都做的减碳行为(70.1%),这符合2015年4月1日起全面在所有零售店铺推行的塑胶购物袋收费计划的预期;但同样被大力推动的每天洗澡少于5分钟(缩短1分钟、悭水十公升),却有差不多一半(48.8%)的受访者从未想过要实行。 

每星期最少实行一次家居垃圾分类的比例约为61.7%,而居住在资助自置居所(居屋和夹屋)的受访者每星期最少实行一次家居垃圾分类的比例(70.5%),较私楼(61.5%)和公屋(55.8%)的受访者要高;湾仔区居民每星期最少实行一次家居垃圾分类的比例(42.8%)也较其它区为低。前者可能跟居屋和夹屋较佳的垃圾分类机制有关,而后者可能跟湾仔区大型屋苑比例较低有关,而大型屋苑通常具备较有系统的垃圾分类机制。两者均值得政府及有关机构再深入了解,以赶及在都市固体废物征费计划实施前,协助市民减少家居废物量。 

另外,受访者中只有3.5%为素食者,而差不多一半非素食者(49%)从未想过要每周起码茹素一次,当中尤以男性为甚。至于外出用餐自带餐具这个行为,有70.3%受访者从未想过要实行,当中尤以65岁以上的长者为甚。外出用餐自带餐具首先可以减低不洁餐具污染食物的健康风险;而食肆为节省人手开支而采用即弃餐具的情况下,自带餐具也有助减废(详情见附表)。

通过推广增强意识

研究结果令我们相信,政府的环保和卫生部门,以及民间的相关团体,在推广减碳并且有益健康的行为方面可多下功夫,包括可以突出这些行为对健康的好处,以增加人们采纳减碳行为的诱因。CCOUC计划通过教师,来提高青年人对包括减碳行为的健康协同效益在内、有关气候变化的认识和了解,并将于5月10日和6月举办题为「全球化──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详情可参阅CCOUC网址(http://ccouc.org)。 

同时,为增加全球人士就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的认识,从而作出相应的准备及实行减缓气候变化的行为,CCOUC开发了网上课程「气候变化与健康」,透过香港赛马会灾难防护应变教研中心这个平台,免费开放给全球人士,尤其让研究或从事健康、政策、教育或人道范畴的专业人士,包括公务员、医护人员、前线灾害救援人员或相关学科的本科或研究生,从公共卫生的角度了解气候变化与健康的相关问题,如何应付气候变化的健康影响,以及如何推动社区准备、响应、政策制定和实施。有关课程资料和报名手续,可浏览www.ccouc.org/climate-change-and-health。 

由个人及家庭做起

不少减低碳排放的行为,可同时对个人健康有所裨益,产生健康协同效益(health co-benefits)(见下表)。由于采纳减低碳足迹的行为,包括减少塑胶包装及购物袋或采用较昂贵的非化石燃料,可能为日常生活带来不便或增加经济负担,所以单单诉诸减缓气候变化的抽象理念,往往不足以叫人采取行动。不过,如果能令人了解到这些行为对个人健康的好处,将有助鼓励更多人实践减碳的行为及生活方式。 

减碳行为产生的健康协同效益

减碳行为

影响

健康协同效益

减少塑胶包装及购物袋

对食物做成的化学物污染;减少塑胶废物

减低乳癌和其他生殖功能受干扰的风险;减低与处理塑胶废物相关的环境健康风险(如焚化炉产生的有毒气体)

每天淋浴少于5分钟

保存珍贵的水资源;减少用于加热洗澡水和处理污水消耗的电力,从而减轻火力(煤、石油、天然气)发电厂造成的空气污染

保障有洁净供水作饮用、煮食和个人卫生,减低由水、食物和接触传染的疾病之风险;减低与空气污染相关的中风、心脏病、肺癌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风险

家居垃圾分类

减少废物

减低与处理废物相关的环境健康风险(如焚化炉产生的有毒气体)

减少进食肉类

减少过度进食通常含较高饱和脂肪的红肉;减少由反刍类牲畜(如牛只)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

减低与过度进食红肉相关的结肠直肠癌、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减低与全球暖化相关的心血管及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CCOUC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由英国牛津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于2011年4月合作成立,是一所非营利研究所,致力进行与大中华和亚太地区灾害与人道救援有关的研究、培训和知识转移。研究所设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得以充分利用各方广博的专业技术和庞大的合作网络。研究所旨在将灾害对区内脆弱人群的负面健康影响减至最低,为灾害与医疗人道救援政策发展、计划和应变,作研究、教育和社区知识转移提供一个平台。

附件



CCOUC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长陈英凝教授(左)、副研究员王沭欣博士(中)和
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副讲师刘思达先生在中文大学赛马会气候变化博物馆。

CCOUC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长陈英凝教授(左)、副研究员王沭欣博士(中)和 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副讲师刘思达先生在中文大学赛马会气候变化博物馆。

 

CCOUC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长陈英凝教授(中)、副研究员王沭欣博士(左)和
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副讲师刘思达先生在中文大学赛马会气候变化博物馆记者会上。

CCOUC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长陈英凝教授(中)、副研究员王沭欣博士(左)和 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副讲师刘思达先生在中文大学赛马会气候变化博物馆记者会上。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