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4年3月3日

首届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访问学人马悦然教授主讲「略谈唐代的通俗诗歌」

2014年3月3日
分享
列印

饶宗颐教授(中)致送他的诗词骈赋文集《清晖集》予马悦然教授(右),以及饶教授与法国汉学大师戴密微教授由1956年到1978年间的往来书信集,是学术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藉此感谢马教授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上不遗余力。

沈祖尧校长(左)代表中大致送印有中大校训「博文约礼」的中国摺扇予马教授,扇上的书法分别由饶宗颐教授和沈祖尧校长书写。

一众嘉宾合照。

马悦然教授主讲「略谈唐代的通俗诗歌」。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今天举行首届饶宗颐访问学人讲座,由瑞典文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马悦然教授(Professor Nils Göran David Malmqvist)主讲「略谈唐代的通俗诗歌」,中大伟伦荣誉艺术讲座教授、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荣休教授、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顾问饶宗颐教授亲临讲座的开幕仪式。 

中大自一九六三年创校至今,一直致力于人文学科及社会科学的研究,以期弘扬中国文化,使之生生不息。饶公毕生治学弘道,对中外文化交流史有卓越贡献,中大亦以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为办学使命,在去年金禧校庆之际,中大很荣幸得到饶公及其家人的信任和支持,惠允大学于中国文化研究所设立「饶宗颐访问学人计划」,每年邀请一名在中国文化研究上有杰出表现的世界级学者到访中大,于中国文化研究所从事学术研究、交流及教学等活动,以期促进中西方学术交流及互动,开拓学术的新视野,并启发年青后学,传承国学。 

首届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访问学人马悦然教授是国际知名的瑞典籍汉学家,是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中唯一精通中文的评委。他在一九四六年于斯德哥尔摩大学跟随汉学大师高本汉教授研习古汉语及中国音韵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往后六十多年,马悦然教授一直致力于汉学研究,并于欧洲及澳洲多所著名大学教授中文及文学翻译。马教授热爱中国文化,一直专注于研究中国历史及中国文学,成绩超卓,历年来共翻译了超过三十册及二百多篇有关古代、中古、近代及现代的中国文学作品,致力于促进瑞典及西方社会与中国(包括香港)的文化学术交流,贡献良多。马教授成就卓越,学林称重,早著令誉,获奖无数,其中包括瑞典爵衔Knighthood of the Northern Star、瑞典学院 (Swedish Academy) 的皇室大奖、瑞典皇家科学院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的翻译奖等。 

一九九八年,香港中文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予马悦然教授。马教授与中大的关系密切,为翻译系《翻译学报》及中国文化研究所翻译研究中心的著名汉英翻译杂志《译丛》顾问委员会委员,又曾于一九九零年十月至一九九一年四月出任《译丛》访问学人。多年来,马教授对中大翻译系及翻译研究中心的发展和学术工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专业意见。 

马悦然教授在讲座中谈到一九六九年发现的《十二月三台词》的唐代抄本,可能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六言律诗。马教授也谈到唐代非主流的诗人的「十二月歌」与唐代所谓「三台诗」的不同格律和六言绝句的发展。饶宗颐教授在《敦煌曲》的引论里告诉我们唐代的诗与词的界限尚未分明,马教授亦在演讲中提出资料证明这个看法的正确性。 



饶宗颐教授(中)致送他的诗词骈赋文集《清晖集》予马悦然教授(右),以及饶教授与法国汉学大师戴密微教授由1956年到1978年间的往来书信集,是学术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藉此感谢马教授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上不遗余力。

饶宗颐教授(中)致送他的诗词骈赋文集《清晖集》予马悦然教授(右),以及饶教授与法国汉学大师戴密微教授由1956年到1978年间的往来书信集,是学术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藉此感谢马教授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上不遗余力。

 

沈祖尧校长(左)代表中大致送印有中大校训「博文约礼」的中国摺扇予马教授,扇上的书法分别由饶宗颐教授和沈祖尧校长书写。

沈祖尧校长(左)代表中大致送印有中大校训「博文约礼」的中国摺扇予马教授,扇上的书法分别由饶宗颐教授和沈祖尧校长书写。

 

一众嘉宾合照。

一众嘉宾合照。

 

 

马悦然教授主讲「略谈唐代的通俗诗歌」。

马悦然教授主讲「略谈唐代的通俗诗歌」。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