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公布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 2012)研究结果分析香港学生的成就与挑战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香港教育研究所「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简称PISA)香港中心」今天(12月3日)公布第五期PISA研究结果。中心于2012年4至5月期间,以随机抽样方式,邀请了148间中学近5,000名学生进行测试,评估他们在数学、科学和阅读三方面的能力。
调查发现六十五个国家和地区中,香港学生的能力表现再居前列,数学能力排名第三,阅读(中文)和科学能力均排名第二(图表1及附件1)。教育均等方面,香港不同社经背景学生之间的能力表现的差异与第一期比较,变化不大;校间成绩差异缩小但仍显着,学校的整体社经背景对成绩的影响大幅减弱。综合学生成绩及教育均等两方面的表现,反映香港基础教育朝向优化而均等的发展。然而,校内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却有所增加(图表2),反映校内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逐渐扩大。因此,中学教师如何装备自己和教育当局如何支援学校以照顾学生的学习差异,是极为重要的课题。
研究分析了教育成果是否均等,特别是学生的社经背景、性别和移民身份等因素对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社经背景如家长的职业和教育程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相对较小(图表3及附件2)。然而,性别和移民身份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仍见显着。男生在数学方面成绩明显高于女生,差距达15分;女生则在阅读方面显着地领先男生达25分(图表4)。非本地出生的移民子女比本地出生的学生成绩较差,差距达20至26分(图表5);此差距虽逐渐缩小,但仍然显着。
同时,研究亦分析了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结果显示由2003至2012年,香港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观有所提升。然而,尽管在六十五个国家和地区中,香港学生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他们在数学方面的自我观仍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值,对学习数学的焦虑感亦较OECD国家的平均值为高(图表6)。
家庭因素方面,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投资和参与程度,以及对学校的观感,与子女的数学能力表现息息相关。家长在家里参与子女的学习,对其学习成效有正面的影响——家长愈多与子女闲谈(例如与子女谈论时事、电影、电视节目、书刊或学校生活等),子女的能力表现愈佳。然而,家长参与学校义务工作或家长活动的情况,却与子女的学习表现呈负相关。这现象可能是因为在中学阶段,家长与学校的接触或参与校内活动较多与学生的学业或行为问题有关。换言之,在中学阶段,家长的校内参与仍以问题取向为主,情况实有待探讨及改善(图表7)。而作为学校质素评鉴者的家长,对子女就读学校的教育质素满意程度愈高,他们的子女表现愈佳。
研究亦收集了与其他重要教育政策有关的数据,包括学生学习动机及学校风气等(图表8),研究人员会继续探讨和发表有关的研究结果。
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策划的定期跨国研究「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简称PISA),每三年进行一次,旨在了解十五岁学童的基础能力和影响他们学习的因素,并评估及比较参与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成效。